返回

第107章

首页
    发至个房批改,这个空档期里,徐大人密奏圣上,言道:“臣唯恐南直隶乡试有通同作弊之嫌,为不负圣望,举士之事,或多耽搁几日……待各房举卷上来以后,此事自有分晓,臣再禀圣上。

    ” 由武官急送京都。

     五日之后,各房已经定下要举荐的卷子,送到徐大人房里来。

     徐大人对众同考官道:“诸位同仁辛劳了,本官受圣上所托,为国选才,不得不慎之又慎,在此最后再问一句,诸位确认要举这些卷子了?可曾有马虎的地方,打算再斟酌斟酌的?” 众人以为只是寻常的套话,皆不作声。

     岂不知这是徐大人给的最后机会。

     “这卷子上可都有诸位举荐的签名、印章。

    ”徐大人提醒道。

     还是无人作声。

     徐大人当即叫人封了所有的卷子,将应天府的十位同考官分开看管,一一盘问之后,果然发现了猫腻。

     正如林世运所言,那些无意义的虚词成了识别卷子的暗号。

    因临时换过题目,虚词的排列让句子显得格外生硬,学识深厚的老学究们都能看出问题所在。

     那些举上来的卷子,成了最确凿的证据。

     事已查明,徐大人又奏圣上,短短两句:“臣查明,果然有诈,举才事急,臣回京再细禀圣上。

    ” 十八房考官只剩八房,徐大人带着众人,挑灯夜战,重新批阅卷子,在九月初公布了南直隶乡试的桂榜。

     彼时,御书房内,天子案上放着两副奏折,一副是徐大人的“果然有诈”,另一副则是礼部左侍郎的折子。

     他倒没有直接弹劾徐大人,而是弹劾应天府的官员监管不力,以致学风不正,作弊之事靡然成灾,恳请圣上严查,列举了诸多事实。

     明着是弹劾应天府尹的,然则真查明白了,今年的主考官不免要挂一个监考不力的罪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