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览寺院之时,潘玉寻空去拜访慈恩寺的方丈大师。
这才是她此行最大的目的。
禅房之中,枯瘦的老僧盘腿坐在蒲团上,但双手却并非像寻常僧侣打坐那样,规规矩矩收在腹间,而是随随便便的握着脚踝。
身姿更非笔直挺立而是佝偻着。
身上却披着一件极为华美的袈裟。
仿若用绫罗绸缎裹着枯木,形容颇有些怪异。
哪怕一个俗家弟子都可以指责他不通佛礼,然而这老僧却正是慈恩寺的方丈大师。
檀香袅袅生烟。
明明该老僧入定庄严景象,但他的脸上却丝毫没有端庄肃穆的意思,而是挂着笑容。
那笑容并不是那种通明透彻的领悟之笑,而更像是小孩子偷到了糖,穷人出门捡了大元宝那种笑。
这幅景象,给潘玉的感觉就像是小孩子偷了和尚的袈裟,学和尚打坐。
但偏偏又学不像,心中还觉的十分有趣得意,想笑出来又要强忍住的感觉。
再加上他脑袋上此,洁溜溜,不但没有头发。
连胡子也没有。
更显的滑稽,实在让人生不出尊敬的意思来。
潘玉心中微恼,她进禅房之后,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说辞,兀自说了一通,更开出极高的加码来,但从她进来,到现在已有半个时辰,这和尚就只是一言不发。
无论任何达官贵人,要见这位方丈大师,都要先捐助善款五百两。
而且见了也没法与之参禅论道,因为这位方丈大师从来是笑而不语,据说他修行的是闭口禅,据说他如今已有十年没说过一句话了。
当然,据说也有不少香客从他的笑意里领悟了什么高深的佛理。
“法善大师,我知你所修的是闭口禅,但你有什么意思。
不妨用笔写下来,明示在下。
”
法善慢慢睁开一只眼睛,连那眸子中都洋溢着笑意,却忽然开口道:“潘王子,你又从富僧的笑里领悟到了什么?”
潘玉一愣,“你不是修闭口禅吗?”据说十年没说过一句话的高僧竟然说话了。
法善眨眨眼,“刚才不是已经修了半个时辰了吗?”
潘玉道:“那敢问一句,富僧又是何物?”
法善理所当然的道:“贫僧是说那些到处讨饭吃的穷和尚,我贵为慈恩寺主持,吃穿不愁,当然是富僧。
”
潘玉一阵无语,只是不知多少“贫僧”听了这句话,会大犯嗔戒。
有把钵盂拍在他脸上的冲动。
但既然这和尚贪金好物,也就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