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96章

首页
    秦亮立刻抬眼看去,不禁笑了一下。

    他拿起一枚铜钱在手里反复察看,正面铸着四个字「晋国通宝」,反面两个字「壹文」、上「00」下「1」的阿拉伯数字版号。

    他又在手心里试了试重量,分量是足的,大概比较差的魏五铢重一倍;因此中间的方孔很小、不再像魏五铢一样大得像个铜圈,做工也很美观,上面还有花纹。

    拿起这枚铜钱,人们应该立刻便能感受到,晋王国铸钱满满的诚意! 面值一文、非五铢,是当时秦亮与马钧、相国府属官们一起商议的结果。

    秦亮不想再用重量单位、去定义钱币,所以提出了「文」的单位,这也不是他原创、唐宋明清都用文,只不过魏朝人还没使用。

    单位都不一样,所以晋王国现在的换算规则,是一文新钱、抵十株旧钱。

    旧钱只认魏五铢与魏小钱(毕竟还是魏朝天子治下),不认汉五铢,什么吴国的大钱当五千、更加不认。

     质地并非普通的铜,而是黄铜。

    当时马钧提出,把铜矿与益州药金(炉甘石)一起炼制,可以获得黄铜;实际上黄铜里面,小半含量都是锌,可以大量节约铜矿。

    于是秦亮采纳了马钧的主张。

     世人可不管铜钱里面的铜含量如何,这黄灿灿的颜色光泽极好、仿佛含有大量真金似的!定能让世人接受。

     秦亮把手里的铜钱放进了袖袋,点头道:「卿等干得不错,此乃一功。

    」 钟会道:「仆等所为大王之事,皆是本分。

    」 朱登也附和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不过此言也只能朱登说,他是晋王宫的官,钟会属相国府、名义上还是朝廷官府。

     秦亮说道:「圆、方、厚的尺寸,以及重量都要固定,今后每一批铸钱都照此标准,不得变来变去、朝令夕改。

    卿等拿去给陈长史看看,回头再议。

    」 「仆告辞。

    」朱登揖拜道。

    钟会也执拱手之礼,但没有要走的意思。

     ------------ 第六百九十七章冥思其间 钟士季上前,沉声告诉了秦亮一件事:「卢钦到了洛阳,并未前来拜见大王,却先去了孙太尉府上吊唁。

    」 秦亮目光上移,用随意的语气道:「卢家与孙家都是幽州范阳郡人,本是同乡。

    」 不过以前没听说,卢孙两家有什么来往。

    毕竟卢植曾是名满天下的经学大儒;孙礼原先只是个处境狼狈的武夫,别人救了他的性命之后、他把仅有的家产都送了,在士林也只能算是附庸风雅。

    以前卢家人可能根本看不起孙礼! 反倒是孙礼在做扬州刺史时,征辟过一个卢家旁支的人、叫卢方。

    秦亮也认识那卢方,除了会卜卦,没看出有什么才干,却被孙礼重用为治中从事;但两家的关系,似乎也仅限于此。

    这会卢钦主动去孙家吊唁,多半是因为秦亮的关系。

     钟会可能想暗示,卢钦是个钻营之辈!但钟会做事、妙就妙在这里,他只说事情,并没有要左右秦亮判断的意思,即便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