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80章

首页
    事就是顺利封王!然后他整天还与妇人们来往,便没顾得上此事。

     当初刘禅前来投降时,秦亮立刻就许诺了、公侯问题不大,他一般是不会食言的。

     但对于蜀汉国,他的心情其实很复杂,难免也夹杂着恼怒,因为开战前承受了很长时间的焦虑、剑阁之役还非常危险。

    但无论如何,结果是魏军在涪县之役中、摧毁了蜀汉军的主力,完全靠硬干打下来的。

    不过在此之后,刘禅投降倒是挺痛快,避免了灭国的标志性事件拖延旷日。

     不久前在太极殿东堂台阶上的意象,又出现在秦亮心里。

    在地形开阔的洛阳,联想到崇山峻岭中的蜀地。

    秦亮觉得还是要安抚一下蜀国人,以便朝廷能平稳地完全消化当地、弥合多年割裂的伤口。

     秦亮遂道:“上书建议朝廷,给刘禅封安乐县公,食邑五千户。

    另外给费家兄弟、白帝城抵抗吴军的罗宪、修降表的那个谁,皆封为列侯。

    ” “喏!”陈骞等都露出了恭敬之色。

     秦亮这才意识到,虽然蜀地是他打下来的,但怎么封爵仍是朝廷的权力!不过也无所谓了,他不是说了吗,只是建议! 实际上因为秦亮之前便是大都督、大将军、录尚书事,早就在用长史府干涉从尚书省到地方州郡的政务,并且在管中外军、州郡兵的调动后勤等事务。

    所以他不是因为封了晋王、才马上干预朝政。

     秦亮说罢,便从筵席上径直爬了起来,诸官纷纷顿首道:“恭送大王!”秦亮拱手还礼,“诸位仍各司其职,等庆功宴时庆祝。

    ” 他从后面的走廊出去,几乎不作逗留,立刻回内宅去见令君玄姬,想看她们高兴的样子。

     ------------ 第六百八十二章三生有幸 原大将军府改名之后,实际是合并了两个府邸,即晋王宫、相国府。

    秦亮的部署是以相国府为主,进而名正言顺地继续控制朝廷军政。

    晋王宫为辅,主要是掌管礼仪名分,以及府邸中的内务。

     至于晋王国十郡之地,依旧由郡县官员治理,只是赋税直接由晋王宫调用、官员任命也用晋王金印,程序上无须再经过朝廷了。

    因为秦亮仍居住于洛阳,掌握的洛阳中军、朝廷人力物力,比王国那点地盘的兵力人口规模大得多。

     遂以王康为相国中卫将军;加上饶大山、马茂为相国司马,共同辅佐管理相国府卫军,以及中垒、中坚、倵卫左校、北五营(编入了大量参与剑阁之役的雍凉中外军)军务,以及洛阳中军的中下级武将人事。

     洛阳中军的校尉以上大将,全部到相国府兼领参军;步军部曲督、骑督、参战将则任相国参战。

    但秦亮又专门辟蜀国人费恭为相国参军。

     陈骞,以及钟会等参与了剑阁之役的掾属皆封侯,陈骞为相国右长史(尊右),钟会为左长史,干预朝廷政务。

    另有从事中郎、主簿、舍人、掾、属等官员辅佐处理诸事。

     晋王宫暂时只任命了左长史一人、即荀勖,郎中令兼秘书令朱登,谒者令黄远,家令则是女官吴心。

    黄远不认识多少字,但有属官书佐帮他。

     秦亮之前做大将军、以及历次出征中拉拢了一大批人,现在倒是省事了,把原班人马的头衔换一下,整个晋王宫、相国府的架子就能立刻搭建起来! 接着秦亮赶快给阿朝取了个大名,叫秦旭。

    因为上书提到阿朝时、用小名不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