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朝廷对功劳贡献大的大臣一种认可,三公还是有威望的。
因此王凌、秦亮带兵进洛阳之时,也没有凊算蒋济,并且选择相信、他也是被司马懿坑骗了。
没一会,在宦官的唱词下,皇太后、皇帝等人来到了上位。
众人纷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秦亮发现,今日到场的人,还有皇后甄瑶。
她没有在垂帘后面,只是跪坐在曹芳的侧后位置。
文武百官纷纷行稽首大礼,贺皇太后殿下、陛下、皇后殿下长寿安康。
相比之下、夏侯玄还能勉强可以被容忍,其实在秦亮心里,皇帝曹芳才是必须对付的人!早在李丰等人发起莿杀的时候,就该布置废黜皇帝的,但那时是王家执政,王凌不愿意承担废立的责任,尤其是曹芳还是先帝亲自传位的太子,于是事情就拖延了下来。
大伙只能假装不怀疑、莿杀事件与皇帝有关,靠一种虚假的和睦维系到了现在。
事情过去了那么久,秦亮却不能假装不知情。
这件大事,终究是要他来承担的。
……堂上奏钟鼓雅乐,太常上表,当众念贺词。
除了没有安排舞蹈,一如以往的朝贺场面。
跪坐在垂帘后面的郭太后,目光仍旧有意无意地、看向站在前面的秦亮。
只见他还是很守礼的,并未抬头直视上位。
不过他以前曾说,上朝的时候能透过垂帘、看到郭太后身体下方的裙子衣袖。
郭太后遂不动声色地轻轻抬了一下收口宽袖,将袖口缉边的红色花纹展现出来。
秦亮说起过,喜欢她衣边上颜色明艳的装饰。
所以她故意在蚕衣袖口上、刺绣了花朵纹饰,而一般蚕衣上的花纹,几乎都是云纹。
在这样庄重的场合,郭太后却在想那些琐事。
不过看到秦亮的身影,她竟莫名觉得挺安心的。
不知过了多久,礼乐渐渐停歇。
这时皇帝曹芳忽然说道:“待大将军率军出京之日,朕要亲自出城,为诸卿践行。
”
秦亮的声音道:“陛下厚爱,臣谢皇恩。
”
君臣简单对话之后,宦官便呼“退朝”,人们再次行大礼。
皇帝从正位上起身,郭太后也随后离开了东堂。
郭太后叫来宦官张欢,去留下大将军秦亮,她要在东边的署房召见秦亮。
刚吩咐完,皇后甄瑶也过来了,要与母后同行,于是郭太后带着皇后一起沿着走廊、去往太极殿东侧。
两人进了署房,宫女们布置好垂帘,便弯腰退走了。
郭太后不禁留意到甄瑶,见她有意无意地不断向门口张望,好像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
郭太后又仔细打量甄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