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9章

首页
    粗醒目,才便于大伙察看。

     令狐愚等人闻声,都转头细瞧过来。

     杨威道:「这一片便是彭蠡泽(巢湖),从东南沿濡须水而下,此地是吴国修建的东兴堤、以及诸葛恪所筑之二城。

    」 其实秦亮也没亲自去看过,因为他在淮南做刺史军谋掾时、东 兴那边便有吴兵活动了,比较危险。

     裴秀当然也没去过,不过王凌发动江陵之役时,东线的兵马曾大举进攻东兴;裴秀作图的依据,应该是通过军中的将领官吏、多方了解打听到的情况。

     杨威借着地图,开始向众人详细讲解其中的玄机。

     东兴堤早先便是吴国人所建,诸葛恪只是进行了修整。

    那道堤坝正是拦截在濡须水上的大坝,但是大坝中间位置没有修得太高、所以堤坝未完全合拢。

    堤坝的位置,就在濡须山、七宝山的南边。

     堤坝北边还有一个位置叫濡须口,正是在濡须山、七宝山两山夹峙之间的险要位置。

    但是濡须口不在濡须水上,而是在曹工渠(导水渠)那里;位于濡须水主道的西侧。

     所以在枯水季节、比如冬季,濡须水就会被东兴堤截断,至少无法行船! 魏军南下的季节,通常都在冬季,于是根本无法突然发动、沿濡须水长驱南下;船只只能走导水渠,绕过东兴堤,但那时导水渠的水也浅窄,十分难行。

     况且在导水渠上,又被诸葛恪修了两座城在山上,夹水防守在濡须口!魏军在拿下濡须口、东兴堤之前,基本无法依赖水路运输进攻。

     但是,一到了水涨的季节,魏军就头疼了!东兴堤堵了水流,濡须水倒灌入彭蠡泽(巢湖)、会淹没周围的土地,连魏军的防御工事也要被淹没。

     这时候反过来,又到了利于吴军出动的季节。

    东兴堤中间的航道、以及导水渠上都能行船;吴军水师会轻而易举地沿着河道,长驱直入巢湖! 诸葛恪修缮了堤坝、修筑城寨,并在那里驻军,形成的结果就是:只能吴军出动殴打魏国,魏军没法直接南下进攻劫掠。

     魏军在淮南,成了单方面挨揍的局面! 吴军不愧被称为「水贼」,玩水确实很有一套。

     杨威道:「此地若不攻下,我军在淮南便处于劣势,水贼可就近积蓄实力、等待时机,随时对淮南发起攻击。

    」 秦亮也开口道:「吾二叔王都督上书,诸葛恪已在徐塘附近屯田。

    这都把田屯到我们眼皮底下了,早该毁掉此地!」 他还没好意思提皖城的事,当时诸葛恪隔着大别山屯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