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充出这样的主意,应该是有原因的。
那光禄勋郑冲是九卿之一,直接杀公卿显然会引起朝野关注,关键是郑冲上次参与密议、还说秦亮没什么过错,杀他岂不是冤枉大了?
夏侯玄则没那么冤枉,不过夏侯玄的地位名望更高,还是羊祜的亲戚,贾充估计不好建议。
在秦亮看来,夏侯玄有个好友毌丘俭死了,还有个好友诸葛诞仍然不好处理关系,毕竟诸葛诞是秦亮丈人的丈人。
只有郑小同、与三家的牵连不大,不过是出身名门而已。
然而这一切都不是秦亮想要的,他心里真正想干的事、是直接搞鋽皇帝!
这时羊祜开口道:“前朝为了处置士族交游结党、相互标榜,造成党锢之祸。
而今郑小同没有羽翼,若因此被随意杀之,恐不利于风气。
”
贾充转头道:“长史与郑小同有交情?”
羊祜道:“以前无甚来往。
”
秦亮开口道:“我知道了,再议罢。
”
贾充行顿首礼道:“那仆先请告退。
”
秦亮还礼,对羊祜道:“卿去送公闾。
”
羊祜道:“喏。
”
两人走到门口,贾充又转头看了秦亮一眼,正与秦亮目送的眼神对视。
贾充再次揖拜,背影消失在门外。
贾充先从司马师麾下跳槽到王凌府上,如今好像又有主动靠拢秦亮的意思。
不过因为双方尚未建立足够的信任、来往还不多,贾充才不敢直接说废立之事。
杀参与密议的人,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恐吓、警示朝臣。
但若不动皇帝,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而恐吓大臣并不是一定有用,得分人。
遇到一些头铁的士人,越恐吓他、他可能越来劲!到时候万一有人到处嚷嚷,要求皇帝亲政,秦亮必定会非常头疼,至少没法保持好看的吃相了。
秦亮从筵席上起身,独自在偏厅里来回踱了几步。
其实他对皇帝的个人喜恶与感受,并不重要;而且曹芳此人做事不太靠谱,从能力上看、威胁似乎并没有太大。
关键还是因为撕破脸了,君臣之间平衡变得非常脆弱,会让人联想到各种隐患。
不说东堂莿杀案,便是去年冬天曹芳在洛阳干的事、密谋怎么把秦亮召回来幹掉,也不止一两个人知道。
这样的君臣关系,秦亮想演戏,也不容易演得真阿。
他先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