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3章

首页
    听闻秦亮竟已攻下了汉中三郡,诸葛恪等人也是无不震惊。

    诸葛恪没与秦亮交过手,相距最近的一次、大概是芍陂之役时,但那次诸葛恪不在芍陂水域的主战场,去了六安。

     丁奉却说,秦亮的名气愈大,待他击败秦亮、在天下的名声也会更大! ????????????????接着是孙峻的使者,告知了建业君臣议事的情况。

    孙峻带话来,他是支持大将军(诸葛恪)攻打合肥的,并把诸葛恪“唇亡齿寒”的言论、说于御前,得到了陛下的赞赏。

     】 使者退下后,丁奉又在诸葛恪身边、悄悄提醒了一句:“大将军要当心孙峻,我看此人不值得信任。

    ” 丁奉是个半文盲,识得一些字、不会断句,但他却总是自称有谋略。

    自己标榜了许久,大伙也相信了,竟发现他真的很有心思,而不只是个猛将。

     但诸葛恪也不是蠢人,无须丁奉提醒、当然知道孙峻没那么简单。

     诸葛恪支持太子,而孙峻是鲁王那边的人、主张就有根本矛盾。

    孙峻却对诸葛恪表现得很亲近,朝中有什么事,孙峻总会急忙与诸葛恪通气,并且多半会从中支持帮助。

     孙峻多半是看重了诸葛恪的兵权和实力,慾行拉拢、扩张党羽。

    可这又有什么不好呢?诸葛恪常常在外带兵,也需要朝中有人帮衬,结盟对彼此都有好处! 丁奉见诸葛恪似乎不以为意,又嘀咕道:“大将军对形势的见解,孙峻会不会据为己有?” 此言一出,诸葛恪顿时愣了一下。

    因为丁奉提起,诸葛恪才终于留意到、先前使者的描述确实有点问题。

    丁奉这么一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心思竟然挺细致,确实让诸葛恪有些意外。

     不过诸葛恪没有计较,两人也不再谈论孙峻。

    随后他们同行走出城寨,一起观望着濡须水上的水位。

     大军屯兵在此地已驻扎多日,仍未发起进攻,主要是因为没有收到建业朝廷的出兵诏令。

    而且在曹军所有防备的情况下,诸葛恪也没有急着上书请战,他在等待时机! 这时诸葛恪转过头,对丁奉说了一句:“我们攻合肥新城的军械齐备,然攻城的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