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往东仍可以看住南郑守军,使其不能随意进出活动。
往北可????????????????以与褒中守军一道控扼褒水流域;南岸营垒直接位于北山地区,又可以反击蜀军袭扰。
当运粮的船队一到、且未遇大量敌军袭击,两座大营上的浮桥会先撤掉,但材料与船只都囤积在营垒中;作为浮桥骨架的铁链也放松沉到河底。
这样可以不影响粮草通行。
一旦有大量敌兵来袭,多到南岸营垒的魏军兵力也不够了;则可先以铁链锁江,然后迅速用木轮机械拉紧铁链、搭建好浮桥,以便兵马从北岸增援!
即便出现了意外、发生了最不利的情况,只要有褒中城在手,粮草仍能先送到褒中城,然后走陆路送往前线。
秦亮在屋子里指着木架上的地图和标注,向诸将描述了新的部署安排。
这时钟会忽然开口,面带激动之色道:“妙!秦将军布阵之工整精妙,竟不似行军布阵,而是以汉中之地为布帛、甲兵为笔墨,是天地间的书法,平原上的丹青!”
众将听到这里,也是一阵哗然。
秦亮在具体战术部署上,确实一向比较谨慎、考虑得也很多,譬如平幽州之乱时,选择巨鹿郡为战场,便有过反复思量。
但是钟会说得太夸张了!
可是看钟会的表情,确实又不像是在费尽心思拍马,他那激动的神态,看着地图像是在欣赏艺术品般的眼神,实在太真。
------------
第四百七十九章耗什么
太阳已经偏西,冬日的太阳靠南方、比其它季节的位置更低,看这光景一个多时辰后就会天黑。
宅院外面传来了“哒哒哒……”的马蹄声,数骑在一起奔跑、立刻有了些许轰鸣的感觉。
秦亮在檐台上站了一会,目送传达军令的人马渐行渐远。
时间挺迟了,不过他们在天黑之前、应该能赶到黄沙集,可以在黄沙歇一晚上。
传令节制东部军队的人,依旧是邓艾。
不过邓艾要从赤阪城、西迁搬到南郑城的西北边,在褒水和沔水交汇处筑营,然后统率南郑附近的兵马,以及北面褒中的驻军。
当然也包括留守兴势山、赤阪剩下的少数兵力。
东面兵力的目标,主要是要保障粮道通畅,以及监视南郑城等地敌军。
但是离中军较远、东面大将要临机决策,并调动兵马攻防;此时在汉中的诸将,也只有邓艾最适合。
参战将、帐下督马隆也颇有才干,但是官职太低。
甚至讨寇将军、陇西郡守胡奋的官职也略显不足。
还得是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