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29章

首页
    情此景,秦亮倒有点理解当年曹操的心情了、便是听到杨修解读鸡肋二字后勃然大怒! 杨修之死,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深层原因外,秦亮忽然觉得有一种可能,曹操就是因为心情差临时起意、而暴起杀人!当时汉中之战本来就不利,曹操处境很艰难,杨修还要出风头表现他有多么聪明,不拿他出气还有谁? 那时曹操的问题是打不赢,要是打得赢、就不会丢了定军山。

    定军山起初在曹操手里,并且那地方肯定会派兵驻防,因为定军山就是刘备在侧翼的突破口。

    刘备是先派兵去北侧马鸣阁道(据当地县志考证,马鸣阁道在阳安关北,而非南)没得逞,然后才走南侧去定军山,曹操那样的军事家肯定能事先料定。

     现在秦亮也面对着艰难的处境。

     不过他的问题不再是打不赢,相反此前可谓是优势占尽;只要再坚持一下,拿下汉城和阳安关,汉中之战基本就分出胜负了!现在秦亮的问题是朝廷里出了变故。

     到手的汉中、武都、阴平三郡就这么放弃?这不是普通的三郡之地,乃魏蜀两国必争的要害之地!两国打了几十年,历次死伤军民加起来,至少是数以十万计。

     而且魏国上下对蜀国的敌视、要远远超过吴国。

    因为吴国曾接受过大魏皇帝册封的吴王、吴国也就变相承认了大魏皇帝的合法性;而蜀国是一直把曹魏叫作贼,篡汉的窃国贼!魏国皇帝是贼,那么效忠魏国皇帝的臣子是什么? 收复三郡之地,其功劳威望之大,绝非打几次内战可以比拟! 秦亮之前就估计过了,如果能拿下汉中,想取代王凌、在声望上就已经够了,不再须要灭国之功;即便王凌在世,他也能迫使王凌让渡一部分權力,甚至王凌主动晋升到大司马的位置、也并非不可能! 结果事情变成如今这样,秦亮因此恼火。

     问题是即便选择撤军,也很可能出问题。

    到时候将士们听说可以回去了,难免归心心切;而姜维主力可还保存着战斗力,一不注意、魏军退兵的时候吃个败仗,那就尴尬了。

     到时候秦亮不仅无功而返,又吃败仗损兵折将,此次攻汉中之役、基本就可以被定性为败仗。

    想要的威望没搞到,或许还会被人诟病内战内行、外战不行。

     秦亮不禁仔细寻思着,自己赶回洛阳终究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争权,争的是位极人臣的执政大權。

    大将军只是个名号,大将军、太傅、大司马都是一回事……而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