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触碰她的肢体时、她也是这样的神情。
王凌能感觉得出来,她不是在厌恶王凌的皱纹与皮肤上的斑,仅仅是因为侍奉二夫的羞耻感、且王凌还是她前夫的死敌。
即便有这样的身份阻碍,柏氏仍然半推半就地想得到王凌的宠爱、想分享王凌的财富地位,这该是多么仰慕王凌的权势、声威、气度阿。
王凌当然清楚,柏氏的态度、完全是因为他的大将军身份,否则没人会喜欢七老八十的人。
如果他这个年纪、只是个普通人,肯定会被年轻美貌的妇人弃之如敝履。
但他不在乎妇人的贪图、也没法在乎,毕竟權势才是他现在拥有的东西。
王凌隐约感觉,自己仍有机会找回丢失的能耐,可以让柏氏的肚子变大。
到时候柏氏能名正言顺地分享王家的富贵,王凌的本事也能让老臣们羡慕,七十几的人又如何?
------------
第四百一十三章胆子很大
朝中讨论事情,有廷议和集议等形式。
皇帝不出席集议,朝臣们自己讨论、得出结果后再呈报皇帝。
集议西线情势,于九月底在殿中举行,并在十月初一奏报殿下、陛下。
结论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即是要防备姜维北伐。
因为是秦亮提出的主张,大将军府内部已经商量过了,集议就成了一个过场;别的人只能提出建议,反对或赞同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除非能说服王家或秦家。
情况与皇帝掌握实权的时候是一样的。
皇帝若有决策权,集议的结论、便也只有参考价值,皇帝只会被说服、同时需要参考朝臣的意见,但不必对讨论结果照做。
在殿中集议之时、很多人的看法是,姜维就算要大举北伐,时间也会在明年秋收、或后年春耕之后。
因为蜀汉的兵民比例、较魏国还要夸张,蜀军穿过山区北伐,粮秣是一个须要考虑的问题;今年初敌军刚刚劫掠过凉州人口,多半要缓一年,以囤积粮草。
同时凉州地区的冬季很寒冷,蜀军选择春夏北伐、气候更好,秋季则粮秣充足,可能性也存在。
而秦亮没有对具体时间进行预测,因为他也不知道。
姜维的脑子、并不长在秦亮的脖子上。
一时间秦亮想起了多年前在寿春的事,他也是预测吴兵要来,还依据当地的水文状况,预计时间是第二年秋季。
结果吴兵真的来了,但时间上差错较大。
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心境相当差,且还得忍受人们的讥笑与嘲讽。
所以这次他并不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