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当然没法准确判断、姜维究竟有没有参与阴谋,毕竟离得太远了。
成都的情况、都是从道士口中听来,以此为依据判断,着实过于草率。
但有一点可以推测,费祎被刺,姜维、甚至蜀汉皇室可能都是得利者。
所以姜维与此事有关,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姜维自不必说,他的方略主要就是费祎在阻止,费祎的官位、资历、声望都很高,姜维还没办法抗衡。
另外大将军费祎这样的人死了之后,蜀汉皇室的權力显然也能得到扩张。
张道士道:「费家女郎说,姜伯约可能事先知道了郭循有问题,却并未深究细查。
她从内臣口中得知,郭循进宫面君时,曾欲靠近汉国皇帝,姜伯约阻止了他。
」
秦亮听到这里,脱口道:「内臣既然知道,为何也未及时追究?」
道士自然答不上来,他们把知道的事说了一遍,遂请告退。
秦亮便道:「你们走了那么远的路,先回去歇着罢。
」
还穿着麻衣的陆凝又与秦亮说了几句话,也要告辞。
秦亮的两个孩子都是陆凝接生的,关系比较近,他便邀请道:「夫人已准备好了晚膳,仙姑既然来了,一起用膳罢。
」
陆凝推辞了一下,只好答应。
二人来到西侧的庭院,到了阁楼下面的厅中。
王令君马上察觉了他们的情绪,问道:「夫君与费文伟曾相识?」
秦亮摇头道:「倒谈不上,我只收过他的亲笔信。
」
片刻后,玄姬才恍然道:「我们还在庐江郡时,仲明提起过,实在没办法时、便带着我们一起去投蜀汉。
」
陆凝顿时转头看了一眼秦亮,她应该此时才知
道,原来秦亮真的考虑过去投奔汉国!
秦亮感慨道:「世上大概并无世外桃源,蜀汉的内斗激烈程度也不逞多让。
」
他从来没觉得蜀汉是净土,但印象里蜀汉的内斗似乎不像魏国一样、动辄杀全家灭三族。
这也是秦亮当初盘算后路之时,想要舍弃更近的吴国,琢磨怎么去蜀国的原因。
有时候距离感产生美,不甚了解、反而多让人多了几分美好的想象。
玄姬的声音道:「皇帝的姓氏不同罢了,能有多大的区别呢?」
秦亮不禁转过头,在玄姬那张鹅蛋脸上瞧了片刻。
他忽然觉得,玄姬的生活看起来避世,其实观念又很入世;而秦亮自己看似进取,心里却似乎还保留些许避世的浪漫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