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9章

首页
    。

    尤其是此时刚进入三月,到了晚春时节。

    毌丘俭已在鄡县附近驻扎,停止了前进、先行避雨。

     大战是需要条件的,有很多条件都会阻止大战的进行,包括天气、地形等各种原因。

    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将领会选择在雨天出兵开战。

    雨天弓弩的胶体会损坏,道路泥泞不便行走,长时间穿湿衣可能生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虽然困难情况、同样不利于对手,但对手可以选择防御,依靠工事不出战,以拖延时间。

     然而雨终究会停,下午时分小雨就停了。

     毌丘俭观察着漳水,原本在雨点中毛糙的水面、此时已变得光滑,空气清新而干净。

     他不禁说了一句:“今夜是秦仲明退却的最后时机。

    ” 众将听罢笑了起来。

     秦亮军当然不会忽然撤退,否则他为何要从正面进军那么多天? 毌丘俭这么说,只是表达一种心情的方式。

    他接着说道:“兵力比我们少,且他的右翼有漳水阻隔、无法迂回穿插进攻;左翼则处于不利一方。

    凭什么敢在这里、正面迎战我军兵峰?秦亮不过是一个投机取巧的年轻儒生,我倒真觉得有点以大欺小、胜之不武了。

    ” 毌丘俭说的是一个骑兵战术细节,一般在侧翼都会尝试以骑兵迂回进攻。

    左翼和右翼的战斗有区别,因为人的左右手灵活度不一样。

    常有人赞誉一个武将的武艺高强,会有“左右开弓”的说法,但大多数将士还是右手拉弓、握兵器比较方便。

    骑兵从右翼包抄是更好的选择。

     部将的声音道:“管他武不武呢,先灭掉秦亮再说!” 毌丘俭瞟了一眼说话的部将,心说、有些武夫确实不懂言辞的修饰方式。

     决战胜利后,至少整个冀州、就没有能反抗毌丘俭的力量了,有这样的战果,毌丘俭还会心慈手软吗?何况毌丘俭打的旗帜是勤王,但在洛阳那边就是谋反,你死我活的战役,什么以大欺小、胜之不武谁还在乎! 毌丘俭刚才那句话,乍听是风度,实际只是在侮辱和鄙视对方主将罢了。

     反倒是乌丸人寇娄敦听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一脸嘲弄地回头大声问道:“从洛阳来的书生,在我们的铁蹄面前太可怜,左将军有了恻隐之心,我们要不要下手轻点?” 阿罗槃等乌丸将领听到这里,纷纷唾骂,有的人朝地上吐口水,有的人在讪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