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86章

首页
    ,显然泒水是指河间郡那一段;因为泒水比较长、流域数郡,但方向不一样。

    而平虏渠是人工挖掘出来的一段不长的水路,在河间郡与渤海郡的交界处。

     按照邓艾的消息,首先受到威胁的,便是河间郡治乐成、以及渤海郡治南皮。

    乐成肯定是守不住了,甚至漳水南岸的冀州州治安平也守不住、只是离得更远。

     邓艾把冀州军大部聚集在南皮,就看邓艾守不守得住南皮。

     此时秦亮军已经来到了冀州一个叫青渊的县城,前方的清河上有一道桥、叫界桥。

     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大概是分界的意思,很适合此时秦亮的心情,他感觉自己正走到了一个十字分路口。

    是召集各路军队去东北方向策应邓艾,还是去西北方向、先与田豫汇合? 天气刚晴了几天,此时又下起了春雨。

     不过今日不再像上次那样、是绵密如雾的小雨,这阵小雨稍大,淅淅沥沥的。

     好在大军各营刚到县城,有更多避雨的房屋。

    许多士卒挤在一间屋子里,也好过在雨天蜷缩在小帐篷中。

     县寺邸阁不再作为中军行辕,因为那是县城里最大的建筑、可以容纳不少将士。

    秦亮把中军设在了县寺大门内、一间小屋子里,晚上他就在这屋子里垫一张席子、又能当作卧房。

     秦亮在不甚宽敞的小屋子里来回走动,一张地图正挂在侧面的墙上。

    他走几步,来到墙边,又会驻足对着墙观摩一会。

     有时他也会在门口站立稍许,只是看雨。

     屋檐下的砖地凹凸不平,雨虽然不大,却也在低洼的地方形成了积水。

    雨水沿着筒瓦边缘流下来,汇聚的大滴水珠、击打在水坑里,水沫飞溅,形成一个个圆圈、经久不散。

     此刻秦亮相信,历史不止有必然性、肯定有偶然性。

    偶尔某一个人的抉择,真就能改变历史。

    而抉择如何、并不是注定的,因为事先不能确定结果,怎么选择都有一定的道理;无关对错,只是取舍罢了。

     这时县寺出现了一个从远方来的熟人,劳精。

     劳精是王凌的亲信,秦亮离开洛阳时、他好像在洛阳。

     果不出其然,秦亮问他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洛阳来、奉的是王公渊的令。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