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认同的当權者,大概只有两种:一是宗室(远亲也算,比如曹爽等人),二是士族。
认可宗室的人,多半就是曹魏封赏的那些诸侯和官员,譬如毌丘俭,孙礼也算。
所谓的大魏忠臣就是这些人,他们不是士族出身,但因效忠曹魏而起家。
拥护曹魏、便是在保护自己既得的一切,除非新的执政者重新给他们保障。
不过这些人里,如果能得到新的上位者认可,他们也可能改投门面。
就像孙礼,在曹爽没倒之前,就与曹爽等人生隙了,有投靠司马家的可能。
而东汉以来的士族豪族,累世为官,已经形成士族,那些士族控制了大量人口、自然也比较认可大士族辅政。
即便是强势的皇帝曹丕、曹叡为了得到拥护,也在不断向士族让权。
司马懿倒了,簇拥王凌做辅政之一,至少可以团结后者。
不动皇帝,则能暂时稳住前者。
秦亮只要不想立刻与天下所有势力为敌,目前也要遵守大魏已经形成的權力规矩。
否则局势必定安稳不下来,会有很多人想方设法搞事,阴谋必定少不了。
而且以魏吴蜀三方打了几十年的情况来看,魏国刚发生了内战,吴蜀两国可能要有动作了,不得不防。
此时秦亮来到了大将军府巡视。
大将军府已经腾空,里面只有庐江郡兵屯的驻军。
部校尉熊寿迎接上来见礼,说道:“仆等布置兵马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日夜有人当值,盯着北去武库的大路,这几天一直平静无事。
”
秦亮点头回应了一声:“很好。
”
他说罢便走进前厅门楼,观赏这座熟悉的府邸。
天井中的假山水池、花草树木依旧,不过春天的草木长出了新的枝叶,因无人修剪,不如以前那么好看了。
曹爽这地方确实修得不错,而且位置选得也很好,坐在府上就能守住武库、太仓。
尤其是武库,只要那地方不丢,想在洛阳发动兵変的难度极大。
前任大将军曹爽虽然是败于兵変,但并非因为这座府邸的布置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