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6章

首页
     寿春先前收到的急报、是勤王军准备直接进军洛阳。

    扬州都督府中,自然有人认为太冒进,但现在已经赢了,大伙也就不用再理会分歧。

     此时大多人开始赞成这样的主张:等司马懿掌握洛阳后、实力会非常大,勤王军只有抓住短暂的时机,兵贵神速,才有获胜的机会! 道理大家都懂,但涉及到自己的身家性命时,能毫不动摇、坚持主张的人却并不多。

     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却只有部将王彧的一句话,让王凌侧目、尤其关注。

    王彧说的是:“人道是王景兴的孙女嫁得好,却仍不如王都督之孙女阿。

    ” 这些旧事,只有王家人和老家臣才知道内情。

    王广自然也知,听到这里、不禁看了一眼部将王彧。

     王景兴便是王朗,虽然都姓王,但王朗是东海王氏。

    两个王氏不仅不是一家,而且还有微妙的攀比和矛盾。

     其实两家王氏没有什么直接的仇怨,就是勾心斗角、相互看对方不顺眼,尤其是王凌与王朗二人,以前一直不合。

     起初王凌的父亲王允利用美人计、主持莿杀董卓之事,结果被董卓的部将报復,住在洛阳的王允全家被杀。

    王凌兄弟俩翻墙跑回太原,后来王凌听说王朗幸灾乐祸,由是心生怨恨。

     后来天下混乱、发生很多事,王凌也不再计较旧怨,不过对王朗一向没好脸色。

    王朗也心知肚明。

     所以两人经常都是对着干,却又没撕破脸,无论什么事都会较劲一番。

    譬如王凌在青州时,得到了个很给力的属官、便是现在的安丰郡太守王基,王朗便在司马懿跟前怂恿、想把王基调走;王凌不放人,还被王朗给弹劾了。

     之后王朗死了,王凌暗中高兴,当众说了一句,年纪大了、活得长的人才有德。

     死了父亲正在守丧的王肃知道之后,便又故意把自己的一句话、传到王凌耳朵里……大意是王朗的孙女嫁给了河内大族司马氏,王凌的孙女却像是在召赘婿。

     这便是王彧说那句话的由来,内情非常复杂,在场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清楚怎么回事。

    只有王广等少数人,才知道王彧的意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