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亮继续往北走,来到了伊阙关对岸。
伊水从两座山之间穿过,山就像城门口的阙楼,故名伊阙关。
后来好像叫龙门,龙门石窟应该就在这附近,但现在没有那些东西。
河水西边的山叫伊阙山、或许能算作熊耳山的余脉,但与熊耳山中间并未相连。
东边这片山脉就是嵩山余脉了。
许多将士都在山口挖壕沟,还有人去山脚下砍树修鹿角,大批人马已封锁了伊水东岸。
随行的王康道:“仆等离开洛阳时,走的就是这条路。
”
秦亮随口道:“对岸,这会过不去了。
”
众人顿时“嘿嘿”笑了几声。
秦亮眺望着河对岸的伊阙关,敌兵也正在那边修工事。
虽然之前下了几阵小雨,但下面的土被翻起来之后,人一多,远远看去依旧烟雾沉沉的尘土笼罩。
而洛阳就在北方,离这里已经很近了。
那个方向一片平原,但此时肉眼仍然看不到。
(汉魏洛阳在平乐镇、白马寺附近,位于洛水北岸。
隋唐西移到了现代洛阳城区附近、位于伊洛两河之间。
)
之前离开洛阳时,秦亮就想着要回来,如今终于带着近十万大军回来了!
洛阳近在咫尺,但能不能走完最后一段路、还要看这一场大战。
如果万一输了,秦亮觉得、这辈子都可能无法再回到洛阳。
没一会,桓范闻讯赶了过来。
守伊水东岸、大谷关等地的人,正是桓范,其手下除了他在颍川郡搞到的兵屯,还有一些是换了武将的司马师降兵。
大伙相互见礼,秦亮便道:“司马懿应该不会调兵到东岸来,不过桓公仍要提防。
”
桓范拱手道:“当此紧要之时,我不敢懈怠。
”
秦亮点头道:“甚好,大战的胜利最重要,赢了大家都有好处。
”
桓范道:“秦将军且放心。
”接着他便遥指西岸道:“司马懿也在修工事。
”
秦亮从马上的行囊里拿出一张自制的地图,指着图纸道:“伊阙关不是用来守的,这里是司马懿的进攻方位。
”
桓范那张总没好脸色的脸,这时又难得地说了句好话:“秦将军果然饱读史书、精通军谋。
”
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