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什么迹象。
迟来一天的话,才会更热闹。
王沈的声音道:“多谢王公,仆先告辞。
”
等了一会,王凌重新回到了旁边署房。
他长叹一口气,感慨道:“若是国家安稳,我老死之前能做到太尉,定能心满意足。
”
秦亮听到这里,只是附和了一声:“是阿。
”
现在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不过看王凌的反应,秦亮再次认定,最艰难的决策、确实就是一开始的决心。
其实拥有荣华富贵的人们,像司马懿那种作风的人、反而是异类,如王凌这般更愿意安于现状、才是正常的表现。
这会儿并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却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节点。
便仿佛一场火灾,蔓延之前那个火星,才是一切的关键、最危险的时刻。
等到大火冲天,都已经烧起来,那时看起来确实壮观、也很急迫,但还能怎么样呢?
次日一早,王沈便带着随从离开了寿春。
这样也好,那十几个随从算是捡回了性命。
接着王凌来到了郭太后的庭院。
向郭太后禀报之后,他便要派人去召集扬州的众多武将,同时令狐愚会召集驻扎平阿的部将、秦亮叫来庐江郡的诸将。
事情即将走向半公开化。
虽然今天还不会明说,但若非要干大事,召集那么多将领做什么?
郭太后诏令:照议定行事。
王凌父子与秦亮走出房间,正好在走廊上见到了王令君与玄姬。
玄姬自然会跟着令君来寿春,不可能把她一个人留在六安。
理由是因为即将兵荒马乱,令君遂把姑接到了六安;毕竟起初的说法、令君一直知道姑的静修之地。
见礼之后,王凌看了一眼自己的妾生女,说道:“汝不要到处乱跑了,既然与令君相善,以后汝便与令君呆在一起,我不会勉强。
”
玄姬立刻揖拜道:“女儿谢阿父宽容。
”
王凌观察了片刻令君,他似乎还是拿不准怎么回事,便道:“没什么大事,这样挺好。
”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