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1章

首页
    。

     此时的光景,他实在没什么不满意的。

    想想前年冬天、他家还是民屯的屯户时候,记得那时下了雪,一家人晚上冷得发抖,白天还得干活,像这种快中午的时候、早已饿得两眼发花了。

     当年祈家在民屯分了四十多亩地(宽一步、长二百四十步,人们计算面积是以一步见方为单位,二百四十个单位就是一亩),家里有祁大夫妇、未娶妻的二弟,加上老人孩子,总共六口人,剩下的粮食不太够吃一年。

     最好的田用来种稻谷和宿麦,风调雨顺没遇到天灾的时候,一亩每年收成、舂得两石多米麦(一石约三十公斤);坡上的旱地主要种些豆、粟、麻、桑等。

    交田税六七成,剩下的粮食,已不太够吃。

     特别是祁大等汉子,要下地干重活,拼了老命才能侍候好四十多亩地。

    他们吃得多,只能多煮一些菜叶、以及能食用的树叶草根,才能勉强把肚子填饱。

    妇人更是只能忍饥挨饿,让男人多吃一些、才有力气耕田干活。

     这还是好年生,若是遇到天灾,那便更惨,必定会死一批人。

    祁大的弟弟祁三,便是有一年遭了涝灾,到冬天活生生给饿死了。

     只要是灾年过后,第二年有些熟人、就会悄无声息地消失,连丧事也没有,裹张草席的事。

     祁大一家人那时候每天什么都不想,只想着吃,想方设法去找能吃的东西,有时候看到树干、也想上去啃两口树皮。

     直到那个叫秦亮的郡守上任,祁大便感觉像做梦一样、日子忽然开始改变。

    祁大被选入了郡守部曲的兵屯,祈家的情况好转突如其来! 祁大至今还记得、那高大的白面官员说的话,带着北方口音,指着祁大说:“汝去登名,骨骼不错。

    ” 于是祁家迁到了舒水北岸,先分了七十亩地。

     一开始祁大心里“咯噔”一声,觉得完了,这下交不完的田税!如今这世道根本不缺地,主要是缺人,分的地太多了耕不过来,田税却是照亩数收的! 但事情完全不是想的那么回事。

    首先从六安城里,源源不断的白米被调运了过来,直接分给兵屯。

    不是借、是给,没说要还。

     当时已经入冬了,本来家里余粮不多的祁大,立刻就吃了个饱。

     接下来就是修城寨、恢复耕地、修水渠、挑粪堆肥,反正干不完的活,但也吃不完的饭。

     没人告诉祁大为什么要干那些活,反正屯长说怎么干、他干就是了,干完分米。

    祁大一边干活,一边还寻思新任郡守是不是傻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