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3章

首页
    大劲就能扩散。

    但秦亮等不了几年,立刻开始推行、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官吏屯民都没多大积极性,只是为了应付郡府的差事。

     所以秦亮无数次到各地去巡查,并当场指出具体问题。

    他经常身上脏兮兮地回府,便是因为离堆粪太近、不注意就会沾上混合腐土。

     庐江郡一共四个县,包括郡治六安县,芍陂西北岸的阳泉县,六安西南方向、沘水西岸的博安县,以及六安南边的灊县。

     兵屯就有两万多户,还有数万民屯,以及豪族占田的附农。

    秦亮光是去当地召集管理五十户的屯长、让他们来学习堆粪,便要花很多时间。

    只是口头下令县令以及属官不太管用,官吏们干得太慢。

     秦亮这时才明白了,司马师为何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寒暄废话的原因。

    估计司马师手下也有很多事,而且他一直在亲力亲为,不断处理各种具体事务,所以来去匆匆。

     ……年底之前,马钧、陈安也如约来到庐江郡赴任。

    秦亮接待后、便没怎么管他们,只是拨了钱粮给陈安,叫他自己找人,先想办法把铁矿开起来,建造汉朝炼铁高炉、能冒烟再说。

    马钧那边则给了曲辕犁的图纸。

     秦亮自己还有不少事忙活,除了堆粪,他还在招募私兵。

    兵员主要从民屯中选,选到的户、便从屯户简牍中减去。

    反正豪族也在侵吞屯户,少两三千户没什么大碍。

     庐江郡的大士族都在吴国,在老家早已没了根基。

    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豪族,像以前秦亮在平原郡的庄园一样,有一些土地附农;并且多半有人在郡城、县城里做官吏,与郡守和县令勾连一气。

     秦亮也没动他们的产业,否则剩下的百姓都是目不识丁的屯户、附农,没人管理地方了。

    不过进行了一些交易,把之前安城附近被吴军劫走了人口的庄园分了,秦亮独占了近半。

     而那些民屯便几乎等同于农奴,用了官府耕牛的屯户,田税高达荒诞的近七成。

    所有人都处于半饥饿状态,活得相当惨。

    但凡不老实的、或是有点关系的人,都不会做民屯的屯户,日子实在太难。

     那些人之所以没跑到东吴,是因为据说东吴那边的士族庄园、压榨得更狠,天下乌鸦一般黑。

    以前魏国朝廷想在淮南、也实行家眷分离的错役制,导致一直有屯民逃跑去吴国。

    后来朝廷取消了错役制,不再管淮南民屯,人们也就不跑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