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的许诺更加具体准确。
于是秦亮的想法是、听从司马师的“忠告”,同时设法立功,以便事情结束之后,分得属于自己的那杯羹。
昨晚秦亮与郭淮吃过饭,也算是拜见了直属上司雍州刺史。
今天一早,他抓紧时间、去见都督雍凉的夏侯玄。
等拜完了码头,他还有很多事要忙活。
除了曹爽身边那几个狗头军师,秦亮与很多人都能相处。
这个夏侯玄还记得秦亮抄过的诗,对秦亮印象不错。
虽然表叔令狐愚评价夏侯玄“装什么清高”,但夏侯玄的长相挺俊、气质儒雅,形象不错,秦亮并不厌恶这个人。
只是夏侯玄不太像是武将,在这方面给秦亮的印象、比颇有威仪的郭淮确实有点差距。
秦亮在都督府,还意外见到了司马昭。
夏侯玄引荐司马昭时,秦亮先揖拜。
司马昭回礼,两人都颇有兴趣地相互打量了一番。
大概因为年纪相仿,而且司马昭应该从他哥那里、听说过秦亮。
他们司马家父子三人的个子都挺高,也都是长脸,司马昭长得与他长兄有点像,但眼睛没那么大。
司马昭的皮肤也更好,有点细皮嫩肉的感觉,除了因为年轻,估计也没司马师那么操劳。
高个子、不胖、长脸,但有点奇怪,司马昭与他的父兄一样、看起来就是不俊朗。
五官单独看都没什么大问题,凑在一起的感觉却不怎么协调。
相貌完全不如旁边的夏侯玄,外观简直是云泥之别。
不过司马昭这等人物,相貌、年龄什么的并不重要了。
司马昭刚成年就是乡侯,不像很多人拼了老命才是亭侯。
刚出仕、则是两千石的典农中郎将起步,溜达了一下,找人上书吹嘘几句干得很好、但好像又不知道好在哪里,便直接干到九卿级别。
现在年纪和秦亮差不多大,没做几年官,已经封了征蜀将军、在此役中的地位仅次于曹爽和夏侯玄。
秦亮也懒得管那么多,他与两位大人物寒暄了一番,意思到位,很快就告辞走了。
时间并不充裕,郭淮出发的时间就在下月。
因为是前锋,所以出兵要比曹爽的主力早。
秦亮带着两个随从,便开始寻人问话,先是找刺史府里走过蜀道、熟悉秦川的将士,然后他又去了骆谷口附近,找官吏屯民询问。
不出半个月,秦亮从洛阳专门准备的佐伯纸、便消耗了将近一半。
幸好他早有准备,不然这么多图用简牍、不知道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