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章

首页
     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秦亮回到了校事府。

    他在邸阁附近没见到尹模,也不知这个大头目去哪了……这些人上值时间好像很自由,干什么去了招呼都不打。

     不过秦亮心里也有数,他此时在校事府上下没什么威信,大家给面子、完全是看他腰间挂着的那枚印绶。

    秦亮也不急,继续在厅堂上看简牍,见到那些校事头目,便随便聊几句,先记住姓名。

    至于人数更多的小卒、都是些什么来历,他暂时是没时间了解。

     大头目尹模应该是曹爽的人,早上说过话已经很明显。

    除了秦亮,尹模在校事府的权势应该是最大的。

    但曹爽对此人应该并不太满意,主要是办事结果的问题。

     当时在大将军府,曹爽的评价、秦亮记得很清楚。

    没干成过一件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简直是一群猪! 至于之前那个隐慈是谁的人,秦亮暂且还没发现迹象。

     ------------ 卷一第七十三章中秋 校事府的问题稍显复杂。

    内有不知哪些官员安插进来的人,包括曹爽的人尹模、我行我素几乎完全不听招呼;外有廷尉等大臣敲打,皇帝的撑腰也完全指望不上。

    秦亮虽每天去上值,但他没有轻举妄动。

     临近中秋,王广派人来,请秦亮夫妇回去过节赏月,已经说好。

    不过在此之前,钟会设午宴在别院、定在了八月十四,秦亮也收到了邀请。

     秦亮一向不太喜欢社交,不过是觉得与这些身在洛阳的世家大族子弟走动、应该有点好处。

    很多出身不好的人,想参与还得不到邀约。

     但这种聚会有个问题,那便是几乎每次都有何骏在场。

    何骏的爹是尚书、母亲是公主,年轻士子们要一起饮酒作诗,组局的人必然会给他面子。

     果不出其然,秦亮出城、刚来到钟家庄园里的别院,进门就看到了何骏。

     众人见礼,一番引荐,钟会便拉着秦亮到亭子里说淮南的战事,小小年纪已对兵事很有兴趣。

    钟会还叫侍女拿来了布帛,一边交谈,一边画各部方位图。

     钟会不吝美言,“秦仲明真乃太学同窗中最有才能的人,官也做得最大,已经到五品,诸位共勉咯。

    ” 秦亮揖道:“仆年纪也大一些,士季才是前途无量。

    ” 之前一直插不上话的何骏,终于忍不住道:“仲明去做校事令,不会是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做不了,只想混个五品罢?” 方才有说有笑的人们,很快都不再吭声。

    这时候读书识字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