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4章

首页
    极。

    她指向身后一整排美貌宫女,说:“听闻魏王好美色,我特意挑了十二位美姬送给魏王。

    今夜我身体不便,就让她们侍奉魏王吧。

    ” 李常乐说着要出去,被武元庆拉住:“广宁表妹,你的心意我领了,但是今夜是你我的洞房花烛夜,我岂能冷落你,宠幸其他人?” “你放手!” 李常乐身边的宫女见状,想要上前救李常乐,被武元庆冷冷瞪了一眼:“广宁虽然是公主,也是魏王妃。

    你们还杵在这里,是对赐婚不满吗?” 宫女们哪儿敢。

    后面那一排宫女左右看看,低头行礼,快步走出去了。

     李常乐眼睁睁看着所有人离开青庐,红彤彤的空间里只剩她和武元庆两人。

    李常乐看着头顶刺眼的红绸,一行泪水慢慢从眼角渗落。

     可能是心愿已了,武元庆和李常乐成婚后没多久,杨夫人的病急转直下,眼看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今日早上侍女们醒来,不住搓手呵气。

    外面天气冷极了,地上凝着冰霜,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太阳照在冰晶上,连光都是苍白的。

     侍女一边暖手,一边赶紧去杨夫人身边侍奉。

    但是今天杨夫人早早就醒来了,面色红润,精神头难得的好。

    侍女们不约而同想起回光返照,她们默默缄口,赶紧去禀报主子。

     武孟氏听到杨夫人回光返照,不敢耽误,赶紧派人去宫里和魏王府送信。

     女皇登基时,追封自己的父亲为皇帝,封母亲杨氏为太后。

    但是朝中并不同意,女皇屡次想将武家的祖宗牌位迁到太庙,朝臣都坚决反对,就连杨氏这个太后都没多少人认可。

     杨夫人虽然是二嫁,但也是世家出身,十分深明大义,女皇喜欢读书的习惯就是跟杨夫人学来的。

    当年女皇筹谋立后时,杨夫人没少在宫外出力。

    如今女皇虽然登基,但根基并不稳固,杨夫人没有被外人的吹捧迷住眼睛,她推辞了太后的尊号,不肯随女皇住到宫里,依然和继子儿媳住在一起。

    平时清醒时,她也不让人叫她太后,而是叫荣国夫人杨氏。

     杨氏、武孟氏都在,武家按理不该分家,但是武元孝和武元庆分别封王,而且武元庆还娶了李常乐,所以兄弟两人分两个府邸住。

    平时武孟氏留在大儿子府邸照顾杨夫人,偶尔去武元庆府上看小儿子夫妇。

     魏王府离梁王府不远,没过一会,武元庆和李常乐来了,之后女皇、李朝歌和顾明恪也来了。

     杨夫人的消息送到宫里时,女皇正在上朝,女皇立刻中止朝会,并且要微服出宫。

    女皇作为皇帝,本来不该轻易离开禁廷,但她执意要来送母亲最后一面,李朝歌只好亲自护送。

     杨夫人在病榻前,看到众多孩子齐聚一堂,她的三个女儿,她的继子继媳,她的一众孙子、外孙、外孙女,全守在她跟前。

    杨夫人再无遗憾,她颤颤巍巍举起手,武元孝立刻握住,问:“祖母,您想说什么?” 杨夫人费力说道:“你们都在,我就放心了。

    以后我走了,你们要相互帮助,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只有你们齐心协力,才能发扬武家。

    ” 武孟氏和武元孝夫妻应是,李朝歌垂下头,掩藏在人群中,不应声也不说话。

    她悄悄扫过周围的人,女皇一脸悲色,卫国夫人拿着帕子擦眼泪,武元孝夫妻作为长子嫡孙跪在杨夫人塌边,一脸家族振兴舍我其谁的姿态。

    武元庆跪在靠后半步的位置,他身边跟着李常乐,两人中间隔着一条长沟,要不是身上的衣服,很难认出来这两人是新婚夫妻。

     李朝歌眼睛无声扫过,突然发现,这一圈中似乎就她一个外人。

    女皇、卫国夫人、韩国夫人是武家的女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