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3章

首页
    武元庆看着面前琳琅满目的菜,叹气:“我就是气得慌。

    我为姑母做了那么多,可是李朝歌一番话,姑母就发落我。

    姑母当上皇帝多么不容易,我一心一意为武家好,李朝歌却胳膊肘往外拐。

    ” “她毕竟姓李。

    ”武孟氏亲手为武元庆盛汤,说,“她就算和我们再亲,也终究隔着一层,哪比得上亲兄妹。

    何况,她四年前才回来,小时候不在跟前,长大了也不亲近,和我们家的情谊就更淡了。

    ” 武元庆一想起那天的事就气愤:“明明只差一步,唉,气死我了。

    ” 武孟氏同样很失望,他们一家给予厚望,结果在最后关头被李朝歌搅和了。

    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拉李怀下马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但谁让女皇更听李朝歌的话呢?武家人不忿也无法。

    武孟氏想了想,下定决心般说:“看来不能再等了。

    李朝歌是女皇的亲生女儿,女皇偏向她在所难免,我们只能找一个比李朝歌更亲近的人。

    拉拢不了李朝歌,那就拉拢李常乐。

    ” “广宁?”武元庆皱眉,“那天晚上广宁也跑到弘徽殿里,又叫又闹,吵吵极了。

    她从小和李怀亲近,她肯向着我们吗?” “你这个傻孩子。

    ”武孟氏意有所指地说道,“兄妹哪能比得过夫妻。

    你若是娶了她,她自然就向着你了。

    ” 婆母和小叔说话,徐氏就站在一边听。

    她听到武孟氏有意娶李常乐,惊讶地睁了下眼睛。

     李常乐以前时常来武家,徐氏对李常乐还算熟悉。

    徐氏想到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心里暗暗可惜。

    那么受宠的小公主,现在,却要沦为武家的工具。

     武元庆早就知道这件事,娶李常乐对武家百利而无一害,但是,武元庆皱眉,问:“姑母会同意吗?” 武孟氏拂了下袖子,目光中满是势在必得:“女皇和我这个长嫂不亲,但总不会不在意她的亲娘。

    我们去找杨夫人,杨夫人说话,女皇总是听的。

    ” 杨夫人年事已高,今年开春以来身体越发不好,到现在只能在床上躺着,一天仅有少数的时间清醒。

     女皇十分忧心母亲的病,宫外传言杨夫人病重,女皇亲自去武家看望母亲。

    等回宫后,女皇一直沉默寡言。

     女官见状,小心地问:“圣上,您还在担心荣国夫人的病情吗?” 女皇摇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

    她静静想了一会,说:“去把广宁叫过来。

    ” 作者有话要说:诸诈为官及称官所遣而捕人者,流二千里。

    《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五》 诸证不言情,及译人诈伪,致罪有出入者,证人减二等,译人与同罪。

    《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五》 诸诈教诱人使犯法,(犯者不知而犯之。

    )及和令人犯法,(谓共知所犯有罪。

    )即捕若告,或令人捕、告,欲求购赏;及有憎嫌,欲令入罪:皆与犯法者同坐。

    《唐律疏议·卷第二十五》 第128章逼嫁 李常乐很快来了,她穿着妃色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