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7章

首页
    公主府内,李朝歌坐在书房,一待就是许久。

    侍女见她眉头紧锁,试探地问:“公主,琅琊王造反的队伍会攻入京师吗?” 就凭他们?李朝歌轻轻摇头:“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 侍女明显长松了口气,她见李朝歌还是一脸凝重的样子,问:“公主,既然琅琊王不会威胁到东都,那您还担心什么?朝廷的征讨大军已经出发了,想来再过几个月,叛乱就平息了,我们能继续过安稳日子了。

    ” 李朝歌不语,她心里不知讽刺还是苦笑,哪用得着几个月呢。

    那群乌合之众,用不了几天,他们自己就会乱成一团。

     李朝歌真正担心的,并不是外面的叛乱。

     外面传来响动,顾明恪回来了。

    侍女站起身行礼,最开始几天她们还很害怕顾明恪,毕竟顾明恪不说话的样子实在太高冷了,但是现在,侍女们发现顾明恪虽然冷淡,却并不会迁怒旁人,更不会胡乱发脾气,侍女们胆子越来越大,渐渐也敢和顾明恪开一些玩笑。

     侍女们笑道:“驸马回来了,难得公主早回来一天,驸马却在大理寺加值。

    明明在一个府里,公主和驸马却见不着几面,再这样下去,您两位都要宿在官衙了。

    ” 李朝歌和顾明恪都是加班狂人,官府夏日申时退朝,李朝歌和顾明恪却往往要在衙署里待到快宵禁,然后踩着点回来。

    皇城里好些好事的,甚至传言李朝歌和顾明恪婚后感情不顺,驸马宁愿在官衙里待着都不愿意回家。

     李朝歌对这种谣言向来嗤之以鼻。

    顾明恪换下朝服,穿了一身苍青色衣服,他出来后,见李朝歌待在书房看卷宗,问:“越州那个案子,你看了吗?” 李朝歌问:“你是说越州河流改道那件事?” “对。

    ”顾明恪坐下,说道,“苍江改道,下游许多河道干涸,因此挖出来好几具骸骨。

    申洲刺史府的仵作认不出骨头,所以递交给大理寺破案。

    ” 李朝歌点头,在河底打捞起尸骨是常有的事,怎么值得顾明恪专门问她?顾明恪见状,解释道:“河流有常,一般不会改道。

    我总觉得有问题,如果最近有越州一带的人报阴阳鬼怪等案,你留意一下。

    ” 李朝歌点头,表示明白。

    大理寺破刑事案,镇妖司破鬼神案,有时候下面的官员捣鬼,信息给的不齐全,就需要大理寺和镇妖司共享信息,甚至相互配合。

    最开始李朝歌十分抗拒和前世死对头共享情报,但是顾明恪冷冰冰地给她陈列了合作共赢的好处和各自为政的劣处,李朝歌最终默许了。

     不过不得不说,分享信息系统后,两司办案的效率都提高很多。

    其他部门合作少不得相互扯皮,但是顾明恪和李朝歌十分简易,连上班的时间都不需要耽误,顾明恪回家后顺便和李朝歌说一声就成。

     侍女刚才还抱怨李朝歌和顾明恪在家相处的时间少,她们并不知道,即便是私下独处,李朝歌和顾明恪也在谈工作。

    散值只是让他们换了一个地方搞工作,其余并无区别。

     开了头后,两人自然而然地谈起公事。

    顾明恪见李朝歌在看博州的地理志,问:“你在担心琅琊王叛乱的事?” “说不上担心。

    ”李朝歌将地图合上,有些疲惫地靠在椅背上,“就是忧愁后面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 顾明恪没有多言,他拂起袖子,给自己和李朝歌各倒了一杯茶,说:“该发生的事情,忧愁也没用。

    根源不在于叛乱,而在于上心,没有这次,总会有下一次。

    ” 李朝歌闷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