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2章

首页
    ,雨水滴滴答答从房檐落下,从未停歇。

    李贞手指捏紧了那个绣着金线的锦囊,瘦弱的指关节都捏出青色。

     李善回到东宫,太子妃卢氏等在门口,瞧见他回来,连忙迎出来:“殿下,您怎么现在才回来?殿下身上湿了这么多,你们是怎么伺候的?” 太子妃含怒看向内侍,内侍们叉手低头,不敢回话。

    李善在风雨里待了那么久,身体委实受不太了。

    太子妃看李善脸色不好,试着碰了下李善的手,顿时大惊:“殿下您的手为什么这么冰凉?快传御医来。

    ” 幸而李善身体一直不好,东宫时常备着药,一阵人仰马翻后,御医收了手,起身对太子妃说道:“回禀太子妃,太子湿寒入体,恐怕需要静养一段时间了。

    ” 太子妃听到这些话,内心长长叹气。

    又要静养,太子刚刚才修养了一段时间,今日好不容易精神起来,转眼淋了场雨,又病了。

     太子妃不由想道,天后已经四十三岁,每日批折子到深夜,第二天卯时又生龙活虎上朝,太子的两个妹妹,一个盛元公主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另一个广宁公主也跑跑跳跳,从小就没生过病。

    听说武家这一支身体都好,天后的母亲杨夫人都八十多岁了,依然精神十足。

    武家人难得有一个优点长寿,偏偏没传到太子身上,太子才二十岁,身子骨已经比皇帝都不如。

     李善靠在塌上,脸色苍白,颇有些有气无力的模样:“我这个身体太没用了,等明日传到父皇耳朵里,又要劳烦长辈们为我担心。

    ” 太子妃即便满心不虞,此刻也只能好生宽慰李善:“殿下您勿要多虑,安心养着就是了。

    圣人和相公都是为了你好,你身体康复,他们才能宽心。

    ” 李善悠悠叹气:“我这身体从小就是这样,这些年也习惯了。

    只是心中愧疚难安,我身为太子,却无能为父皇分忧,反而要劳累长辈操心我,实在枉为人子。

    ” 涉及皇帝,太子妃不敢轻易评判,只能轻声说着她自己也不信的安慰话。

    太子妃有意转移李善注意力,说道:“前两日盛元公主迁公主府,今日送来了礼盒。

    妾身正在拟回礼礼单,殿下您要看看吗?” 李善挥手,说:“不必,这些事你来做主就可。

    ” 李善身体不济,连朝廷政务都处理不过来,哪有时间关心东宫内务呢。

    东宫内部管理及人情往来,都归太子妃一手包办。

     太子妃应下,看神情已然习以为常。

    这本是一件小事,但是太子詹事听了,顿了顿,拱手说道:“殿下,古往今来从未有公主未婚而独辟府邸的先例,盛元公主还没有成婚,便搬入公主府,每日外客来往不忌……恐非合礼之举。

    ” 李善也觉得不合礼法,一个未婚娘子自己在外面住,这叫什么样子?但是皇帝和天后允许了,还能怎么办。

     太子舍人听了,也跟着说道:“是啊,不只是公主府,圣人对盛元公主简直有求必应。

    听说今日,圣人连北衙府兵都给盛元公主了。

    圣人专门给盛元公主调了一千人,供盛元公主随意差遣。

    女子参政本就不妥,盛元公主还染指兵权,长此以往,恐生祸患。

    ” 开了一个头后,东宫属臣纷纷说起李朝歌的事。

    他们的不满已经积压了许久,只是以前碍于太子,不好直言。

    如今,李朝歌在民间声望极高,大街小巷都在谈论上元当日盛元公主擒马的壮举,甚至有戏文编出来唱。

    幸而李朝歌是个公主,如果她是个皇子,东宫臣子势必要怀疑她另有所图了。

     李善今日去见了皇帝,知道禁军的事。

    李朝歌接连立功,现在皇帝对李朝歌十分信任,连李善和李怀两个皇子都远远不及。

    皇帝放心放权,一方面是李朝歌确实有能耐,另一方面,也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