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起,伏樗重拾佛法,力图在二月二十二的吉日前,成为世间道心最纯粹的女子。
她没日没夜的参悟佛法,在二月二十二走进山洞。
儋耳老祖上山后,通过房中密道来到山洞,以小刀切开其头皮,再将流珠慢慢灌入。
当流珠填满伏樗皮肉下的每一处缝隙,一张人皮就此剥下。
崔子玉环顾四周,“她的尸身呢?”
儋耳老祖走到洞口,看向万丈山崖下,“伏樗为世人修好守神鼓,想来已得道成仙。
皮囊,不过是她的身外之物。
”
洞中众人悲泣,儋耳老祖却笑得满足。
他修好了守神鼓,若世间再遇旱灾,有鼓便有生机。
念念为众生,他与伏樗,佛为心,道为骨。
今世来生,以已之身,终成大道。
孟厌听完他所说,扑哧笑出声,“你错了。
”
“何错之有?”
“那日的神迹,与你无关,更与鼓无关。
”
三十年前,孟厌入地府方一年,庐郡饿死的游魂,将鬼门关堵的水泄不通。
她辛苦熬着孟婆汤,苦恼游魂何时才能不来。
泰媪好心宽慰她,说再等三月,庐郡便会下雨,自此风调雨顺,太平百年。
她当时问了一个傻问题,“泰媪大人,雨师大人不能今日便下雨吗?那些游魂瞧着有些可怜。
”
“一切皆有定数。
”
时至今日,孟厌仍记得当日泰媪所说的六字,“你心中笃信的道,只是定数安排。
即使你那日没有敲响守神鼓,日升月落,斗转星移。
三日后,天依然会下雨,百姓依然会得救。
”
儋耳老祖缓缓摇头,一双慈目和煦地看着孟厌,“旱灾之后,却无蝗灾,此乃上天保佑之兆。
”
孟厌:“不是的。
是因为石复州,他是从前庐郡的太守。
”
儋耳老祖轻轻应了一声,“原是石太守,老僧知晓他。
可这事与他有何关系?”
庐郡旱灾后一年,有庐郡游魂入地府。
那些游魂面上带笑,说他们是石复州手下的巡视打捕者,专捕蝗虫,“旱灾之后,蝗虫初生。
石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