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包和本地渔民买的鱼干。
孟取善在梁京收到第一封信时,孟惜和已经到了宁州,安顿了下来,正在郡王府里给妹妹写第二封信。
宁州比梁京更热一些,孟惜和早换上了薄纱裙,刚洗过的头发松松挽在身后。
今夜的月光同样很亮,把庭前的花树影子投在窗前,屋内燃着驱蚊的香。
除了孟惜和沙沙写字的声音,还有摇椅晃动的声音。
芳信躺在躺椅上,左脚搭着右脚,手里一把蒲扇摇晃,偶尔会给孟惜和送去一缕凉风。
“还没写完?你怎么每次给妹妹写信都写这么长,有这么多话要说吗?”芳信悠悠问。
孟惜和也想问他:“怎么每次我和妹妹写信你都要打岔?”
芳信用蒲扇盖着脸,轻哼两声,忽然坐起身,捡起她刚才弃用的一张信纸:“之前这张写得好好的,怎么又另起一张重新写了?我看看你写了什么……这不是写的挺好,为什么要重写?”
因为她写着写着又唠叨起来,担忧妹妹婚后和崔竞因为生活习惯以及观念不同,产生什么摩擦,想让她收敛一下性子,不要太过随意。
可写完了一看,又觉得不太好。
一封信送回去就要那么久,写这些东西没得扫兴,还不如多写些风土人情。
第106章宁州事。
宁州水路发达,正如它的名字一般,是个多年不曾有过战乱的祥和宁静之地。
虽说不能与附近淮州相比,但也是南部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
从这一点上看,皇帝当初给侄子选封地时,也是一片疼爱之心。
早在听说宁郡王要来封地,宁州一众官员就着手为这位郡王爷修缮王府。
还有本地富户,共同努力之下,在宁郡王一行到来之前,收拾出了一座规模颇大的奢华宅院。
这里原来是宁州首富的一座私人园林,如今贡献出来,也是为了和宁郡王搭上关系。
刚来时,孟惜和还不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