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胜仗,也能有机会活下来,他们会听我的。
在领他们打仗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刻意强调过让他们效忠燕皇。
”
苏归切中症结:“那么你手下的副将呢?”
“大约有半数愿意听我的,剩下的人各有顾虑。
”袁遥道,“大将军,您是想让我直接返回去进攻宿阳吗?”
他真的在思考这么做的可行性,首先他这一支军队进入宿阳是不会有人防备的,他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城中之后再发动兵变。
只是伤亡不会小,如果损伤人数过多,那个兵变的胜利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被压下去。
“不,只是打个比方罢了。
或许需要你那么做,但不是现在,也不是以那种粗陋的方式。
”苏归道,“但我的确希望你返回去,潜伏在大燕腹地,等待着接应武国军,或给予后方燕军沉重一击。
”
袁遥听明白了,“若此事是武王所急,也是将军和武国所需,末将愿意竭尽全力,助武王成事。
”
“注意你手下的副将们。
”苏归点到为止。
该劝服的劝服,该处理的处理。
袁遥沉思后权衡道:“大多数人心有顾虑,并非是忠于皇帝,而是担心自己的亲人遭到清算。
如果我带领军队暗藏后方,不大肆宣扬我等投武,他们亲人得保,或许不会抗拒武国招安。
”
“好,此事你自己判断,我信你的眼光。
”苏归道,“切勿感情用事,小心低调行事。
”
他稍微思索了一会儿,“你觉得姬麟那边召你回援的几率大吗?”
“他已经在召我回援了。
”袁遥苦笑,“只是我不想折在战场上,还不如一直待在梁国战场这边,起码胜算大一些,所以便用战局胶着难以应付梁国攻势为由,劝说姬麟放弃让我军回援,他听了。
同时姬麟觉得如果武国攻了过来,似乎可以拿我当第一道屏障,于是就不急着让我回去了。
”
“原来如此。
”苏归若有所思。
“大将军放心,我可以以粮草不够为由折返退守,回到后方,姬麟八成会应允。
”袁遥道,“前方战线一触即溃,继续这样下去,姬麟难有活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