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亲自生下了子邺,对于子邺的态度很是扭曲,既有点感情但是又刻意无视他,要是单纯把对方当做工具生下来,倒不会有这种态度了。
敛雨客从来没猜到过白皎是元烛子嗣,这不能全怪他。
不只是因为白皎她不姓元,还是因为白皎的妖力倾向于阴寒,和控火的元烛可以说毫不相干。
并且元烛是南方妖,白皎则在西北,二妖所处方位南辕北辙。
元烛有很多孩子,所有在人前显露的孩子都是龙形为主,可是白皎直接是蛟形。
在对她了解不足的时候,敛雨客是想破脑袋也没往血脉退化那方面想,还以为白皎是蛇身化蛟。
宋兆雪说对方是元烛后裔,吃了元烛的尸体突破,然后才逃到了西北。
商悯和敛雨客心中的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
既然白皎现在脱身的国家是宋国,宋国又调头开始征讨大燕,同时还联合了赵国,那么在征讨大燕结束之前,赵国对于白皎来说都是有用的。
只要赵王支持征讨大燕,那么她就不太可能杀她。
因为这太费事了,多此一举。
不过如果她是想控制赵王,而非是想杀了赵王呢?
商悯和敛雨客在赵国逗留,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怕白皎发疯,直接跑过来把赵王给杀了。
现在赵国局势稳定,赵王独揽大局,底子已经打好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就算赵王这时候死了,从赵国宗室中也可以选一个人继续上。
商悯有点预料不了白皎的想法,对方遭逢大变,心性也变了,为了保护赵国这个盟友,她和敛雨客不得不多做打算,思虑周全一些。
“过几天我们取道大燕,经过宿阳,然后再回武国吧。
”商悯算了算路程和距离,“差不多三个月能赶到的样子……要是运气好,说不定那个时候鬼方还没有和武国开战……”
“那应当能赶上。
”敛雨客也道。
他们的目的是回到武国,帮助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