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发现,她的二儿子对外锋利,对内则缺乏决断。
他不知道怎么处理兄弟关系。
她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去了宿阳,一个留在朝鹿。
商溯在宿阳需要面对质子间的争斗,心性被磨砺得更加狠辣。
商泓独占母亲注意力,身边没有兄弟姐妹,根本没有人跟他勾心斗角。
他们年幼时感情很好,但是分别多年,兄长已经变成了他记忆里的符号。
面对前来与他夺位的兄长,他没有拿出正确的应对。
诚然,商泓有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
比如兄弟相斗会导致武国分裂,比如他虽然有为王之心但是遵信守诺,又比如他敬重兄长,不愿兄弟阋墙……然而再多的借口也无法掩盖他真正的心。
母亲也在对她自己失望,她发现了自己的失误,让他上了战场,但没有教他如何应对内部争权。
她一开始登位时便极其强势,因为是旁系继位,所以她十分注重对宗亲的打压和平衡,谁敢于冒头,那么就要做好掉脑袋的准备。
她可以给他们权,前提是他们必须听话。
因为打压得太到位了,母亲除掉了所有不利于她的因素,导致商泓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里。
商泓当时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坦率承认自己想要做武王,承诺如果兄长愿意居于辅佐之位,那么一定会厚待他。
要么直接拒绝武王之位,甘心当一个忠顺的公侯,从此老老实实盘起来。
结果他一个都没选,不上不下。
武国不需要一个不上不下的王,也不需要一个不上不下,似忠非忠、似顺非顺的公。
因为他的失误,他没有登上武王宝座。
因为他的失误,兄长登上王位后既不能放心地用他,也不好直接杀了他。
元慈出生后,兄弟二人的关系有所缓解。
他表了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