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2章

首页
    不过两个月左右,这些人全都夫人长夫人短围着朱露白转。

     这第一是因为任何问题朱露白都能解决,还胸有成竹,她不会去干涉你的工作,但你有问题问她她就能替你解决。

     还有就是奖惩分明,干得好有奖,而且是马上就奖给你,干的不好也会批评,但对事不对人,过后干好了依旧有奖。

     这种干脆利落的风格让人喜欢,不用拖泥带水兜兜转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连姜薄派来保护朱露白的人朱露白都记着,没有当没看见。

     段玉生依旧负责朱露白的饭食,还给他配了打杂的。

     外界依旧不怎么知道朱露白,但姜薄身边的人基本都知道她了。

     有的人之前对朱露白也没多少印象,总觉得这不过是将军的外室罢了,目前还用不着去拜码头。

     现在看看情况不对啊,将军怎么对她如此信任,这么大的事全都交给她管? 那这个女人就得重新评估了。

     杨先生得知朱露白做的事,笑着摇摇头,他还是认为朱露白在欲擒故纵,只是她聪明,知道单凭容貌和温柔贤惠抓不住男人,但她如果能给姜薄带来利益,那她在姜薄心目中就会有不低的地位。

     这个地位就能让她同将来的王妃分庭抗礼。

     反正这对将军是有好处的,有好处就行。

     三个月后就有匠人陆陆续续进京了。

     高门大户还有大臣们不关注这件事,底层老百姓还是挺在意的,毕竟现在也没多少娱乐活动,百工竞赛,一听就很有意思。

     朱露白除了传单,还请了不少说书先生四下传播,让进京的匠人心里稳定下来,也让他们能找到合适的客栈落脚。

     朱露白一直在关注这些人,她要估算最后的大约人数。

     没想到人还不少。

     居然有上千,还有人在陆续赶来中。

     朱露白低估了现在的人想要出头的决心。

     以前匠人这些是完全没出头之地的,只是练好手艺有一碗饭吃,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都是指有手艺有饭碗。

     没说有手艺能为官做宰,只有习得文武艺才货与帝王家。

     现在摄政王要举办什么百工竞赛,得了奖和名次还能进百工坊,大家都不知道百工坊是什么,都以为是朝廷开的部门,那是不是以后自己也是吃公家饭了? 即便他们知道百工坊不是朝廷的,但它只要是摄政王的,在他们看来就是朝廷的。

     这就是朱露白如果不用姜薄的名头就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名人效应,从古到今都有用。

     这时候姜薄的人把橡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