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晚枫就这么当上了古代的教书匠。
她的收费标准只是瞎贴的,反正给不了这么多她也不会去讨要,更不会孩子上门了不教。
乡民们基本上也是淳朴的,他们有的实在拿不出这么多东西,不过逢年过节,人家也会挤出一点来谢师。
那时候苏晚枫就能收到好多鸡蛋鸭蛋鹅蛋,各种糕饼粮食什么的,当然是累计。
她也不卖,有些孩子来上学,看着面黄肌瘦,她就会把鸡蛋煮了给他们吃,不是直接给,而是通过奖励性质的给,比如教一段书,或是背,或是默写,只要能通过就能得到一个熟鸡蛋。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很珍惜念书的机会,他们都非常认真。
今天给她送东西的小孩也是郭家村的,家里交不出束脩,于是就会给苏晚枫送些吃的喝的,婆媳两个还会时不时上门给她打扫卫生洗衣服什么的。
说实话,乡民们其实对读书人很敬重。
苏晚枫在这里口碑很好,乡民们投桃报李,对她也很照顾。
生活是很清贫,但苏晚枫却很满足。
等到睡饱了起来,熬点杂粮粥,把饼子热上,等下就能吃了。
吃了饭,苏晚枫拿着笤帚扫地。
她这里三间房,一间卧室,一间厨房兼客厅,另一间就是教室,苏晚枫都会打扫的干干净净。
墙上有很多标语,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天认真学习,明天美好生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还有学习展示板,教学,苏晚枫是认真的。
角落里还有算盘算筹等工具,算盘她也会,郭满仓教她的,算筹也是。
乡下孩子,有能力科举的人并不多,一多半就是冲着将来当个伙计跑堂账房去的。
这些本来就得跟着师父学,但是师父收了礼也不见得认真教,只有苏晚枫这里,教的很认真。
这不,临近中午,有个老太太颠儿颠儿的来找苏晚枫,送她一块料子,老太太的孙子在县城一个铺子里当了个伙计。
原本是做不了的,因为那小伙子不识字,名字也不会写,也不会记账算账,想要来苏晚枫这里学,也交不起束脩。
苏晚枫知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