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首页
    容璇心知肚明,若说老师清清白白也是无?稽之?谈。

     只依容璇这些?年所见,老师结党营私是真,收受贿礼是真,染指科举也是真,还有其余阴私暂未可知。

     但老师身?在如此高位,多方诱惑之?下,不知不觉间磨灭了?早年的心性,让人唏嘘之?余,偏又能理解几分。

     水至清则无?鱼,身?在朝堂,怎可能事事清廉无?瑕。

     容璇不好评说,至于夺嫡之?争,老师也的确曾想扶持陈贵妃所出的瑞王上位。

     奈何瑞王天资实在平平,纵有陈氏一党鼎力?支持,也终归难成气候。

     太子初入朝,根基未稳,老师对他多有掣肘。

     容璇还记得自己临去江南赈灾前?,老师曾将?她唤去陈府喝茶。

     她捧着茶盏,隐隐猜到老师唤她来的用意。

    无?外?乎是在赈灾事宜中作梗,不要让太子太过称心遂意。

     但最终老师什么都未交代,她亦装作不知。

     不过就算老师有所叮嘱,于此事上她也不会听从。

    灾情在前?,她只会从心而行,至多在老师面前?费些?心思遮掩罢了?。

     后来她才慢慢想明白,那时老师已在犹豫,是否要一直与东宫相?争。

     江南赈灾一案,太子办得出色漂亮,于朝中声望日隆。

     太子乃正宫嫡出,背后是平阳侯府,朝中以宣国公府为首的勋贵世家?多倒向东宫。

    仁宗更是对自己的储君寄予厚望,盼他未来成为大晋中兴之?主?。

     夺嫡既无?胜算,老师转而谋求一条后路,逐步让出朝堂权力?。

     其实若是老师全心全意为瑞王谋划,也能有一两分的胜算。

    只是一旦落败,便是阖族覆灭的下场。

     老师从来都不是孤注一掷的性子,权柄在手多年,仍旧存了?几分清醒,这一点容璇格外?佩服。

    他能心甘情愿放权,胜过无?数政客。

     余知府道:“自从新帝即位,老师便告病在府,也不知朝廷能不能容他安养天年。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