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9章

首页
     吴老爷果然被唬住了,心里又气又恼,却又不敢发火,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随他一起来的郑掌柜赶紧打圆场:“哈哈,叶老爷你误会了,我们老爷不是这个意思。

    他是想问你们,如果他想买那制茶方子,需要多少银子,或是需要他付出什么你们才肯卖?你们不是想买茶山吗?我们老爷手上就有不少顶好的茶山。

    ” “反正咱们不在一个省,两个郡城隔得老远。

    就算你们用制茶方子换了茶山,也不影响你们的买卖,是不是?用一个制茶方子换上几百亩茶山,何乐而不为?” 叶鸿荣又气笑了:“几百亩茶山就想换一个制茶方子?你们真当我们傻呢。

    ” 像临安,离城最近的上等田,也就十二两银子一亩;下等田是八两。

    新安跟临安完全不能比,田地的价钱要低上不少,最多十两一亩上等田。

    这还是近城。

    远郊又要低上一二两银子。

     而山地的价钱,最多是下等田的一半。

    就算茶山比一般的山地要贵一些,也不会超过六两。

     几百上千两银子就想买他们的制茶秘方,这位吴老爷还说不是强取豪夺? “不必了,我们不换,再多的茶山都不换。

    ”叶雅茗及时制止了郑掌柜的话。

     他们不是讨价还价,而是根本看不上。

     这制茶秘方,她不会一直握在手里。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叶家无权无势,手里却握着好几样制茶秘方,绝对会招来横祸。

    所以有合适的卖家,她会卖出去。

    而且不会只卖一家。

     但她不会换茶山。

     这时候的人种茶,用的都是最原始的种植方式,即用茶种栽种,并让茶树自由长成乔木或小乔木。

     这样种出来的茶树,茶性不稳定,芽头也不多,产量极低,采摘也十分困难。

     后世用扦插的方法栽种,茶性稳定,基本能保持母株的优良品质,而且在茶树生长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修剪矮化,茶树便会变成半人高的灌木,芽头多,利于采摘。

     她之所以先前没跟叶崇明说起这些,是因为茶树需要栽种三年才能大量采摘。

    如果她让叶崇明把白藤山上的茶树砍掉重新栽种,叶家的损失不可估量,所以她一直没提这话茬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