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相熟的妇人知道她办宴会的目的,便主动问起她身上的穿着,江舒涵便矜持地与众人说,“这是我五女儿的手艺。
她呀,不爱出去走动,每天就闷在家绣衣服。
我这身,她身上,还有她姐姐身上都是她亲手做的。
”
江舒涵嫁进燕家,生的四个女儿排在燕三娘后头。
婉玉是老四,婉慧是老五,以此类推。
其他人立刻吹捧,“您这女儿可没白养。
瞧瞧多孝顺呐。
”
有不少人便暗自打量婉慧,间或问她几个问题,婉慧都乖巧答了。
相比婉慧,婉玉却是如坐针毡,她平时最不耐烦听这些无聊的琐事,从早上到现在她站了两个多时辰,听了一堆废话,耳朵都快磨出茧子来了,她浑身不舒服,面上也浮现出一丝不耐。
好在江舒涵清楚她的性子,赶在她崩溃之前,让她先去催促厨下,“让厨房那边将茶点呈上来,咱们边吃边聊。
”
婉玉如蒙大赦,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又冲其他夫人点头示意,从正堂退了出去。
有人赞道,“你这四闺女也是个好的。
”
江舒涵谦虚一笑,“她呀,平时就爱舞刀弄枪,偶尔呆在家也是做菜。
我这厨艺就她和婉怡学得最好。
”
这就是说她会做菜。
也算是一种才华。
宴会过后,江舒涵果然收到不少帖子。
这些都是再相看的意思。
在这期间,前来为婉慧提亲的人家明显增加。
这里面也有不少条件与燕府相当的人家,江舒涵挑花了眼。
燕宸英是个粗人,不太关注后宅之事,而且男人看问题跟女人不一样。
他们看的只是男方前程,江舒涵却想得更多一点。
她特地将刘太医请到家来。
他是太医,应该去各府请过脉,各府**都瞒不过他的眼。
这几年,江舒涵经常去药铺学医,与刘太医很熟,她也不跟刘太医客套,“这几家,你了解吗?”
屋里的丫鬟婆子都被江舒涵请出去了,只有燕宸英陪在她身边。
燕宸英担心他不敢回答,忙解释,“她不放心将女儿嫁进这些人家。
想问问你的意见。
”
这年头大户人家的**可不好打听。
许多事都是捂得死死,为了府里的腌臜事不传出去,甚至还有人随意将知情人毒哑了发卖出去。
江舒涵不信外头传出来的那些名声,她想探听更多**。
也是没办法,才找上刘太医。
刘太医接过帖子一一看去,“这家的婆母尖酸刻薄,她娶的两房儿媳妇都是郁结于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