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舒涵乐了。
第二日中午,电信过来装宽带,江舒涵从网上定了各种土,如红壤土、黄壤土、高岭土等等。
从别的瓷窑厂那边定工具。
从煤炭厂那边定焦炭。
准备了一个月,她才开始烧制第一批瓷器。
做各种瓷器的步骤,江舒涵早就记录下来,存在自己的随身空间了。
黑釉茶盏要经过选瓷矿、瓷矿粉碎、淘洗、配料、陈腐、练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烧、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
而曜变天目茶碗步骤更复杂,足有上百道。
第一批瓷窑烧了三天三夜,花费了千斤焦炭,才终于烧制成功。
开窑那天,全村老少只要没出去打工的全都来了。
江舒涵在村里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
作为女孩,她是最特殊的那个,一直是全村女孩羡慕的对象。
别家父母要是不给女孩读书,女孩就会说,为什么江舒涵可以,她也是女孩。
所以老一辈的人对江舒涵这个异类非常不喜。
这回她突然从省城回来,说要烧瓷,大家只觉得她异想天开。
好好的翻译不做,烧什么瓷器。
这两者有半毛钱关系吗?
还没开窑,就有那村民说起了风凉话,“丫丫,你这能成吗?可别让钱打了水漂。
要是你没给人家老板烧出来。
回头人家再把那钱要回去。
我看你拿什么还。
”
江舒涵回来烧瓷器,江父江母知道一定会有人说难听话。
所以两人早就将老板付过钱的事说了。
虽然没有明确告诉他们多少钱,但是看那表情一定不少。
于是不少人就酸溜溜的。
他们也有闺女,可闺女嫁了人,就是夫家的,过得再好,跟他们也没关系了。
不像江家丫头,二十六岁还不嫁人,平时他们没少说闲话。
可是他们同样也羡慕江父江母。
江舒涵每年回来,都会给父母买不少好东西。
衣服更是几千几千的买。
非常孝顺。
而他们的闺女从来不舍得给他们花钱。
许多人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江父江母是异类。
一有机会,他们就会损一损。
要说他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