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6章

首页
    思维就是比当地人敏锐。

     范晓娟点头说:“可不是,往年我看来问的,什么房子都能租,现在来问的,都要挑挑拣拣的。

    ” 范晓珍深表认同:“原本来咱们这租房的,那都是来打工的工人,拖家带口的能遮风避雨就好,现在不一样啦,周边儿的小白领都往这边钻,就是知道咱们这里房子便宜,环境又好,咱支书精着呐,我跟我爸讲,趁着现在能弄一块地,赶紧弄啊,小叔叔家里就买了块,我偷偷跟你说,是人家里耕地。

    ” 这会儿管的没那么严,有人就把耕地偷偷给卖了,比宅基地要便宜。

     然后再去搞搞关系,村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能把土地证给办下来,办下来就能盖房。

     在这方面,范小舅就精明多了,回来就找了一户人家买了块耕地,也就三分地,两百平米不到的地方,可是四层小洋楼盖着,准备一楼自家住,楼上出租。

     范小舅计划的没有范晓娟那么长远,他们也就装修个一楼,上面的房子一层房子只搞了一个洗手间,一个厨房,而且还都是大户型,都是照着他们自家住着的模样修。

     范晓珍去看了,就觉得差那么点,小叔叔就没大姐这么有长远规划。

     这以后,谁还跟人一起共用厕所啊,那都不是一家人,不争抢得打假? 她私底下跟爸爸说了这事儿,她爸爸(范大舅)也觉得外甥女这房子盖的好,现在看起来话的钱多,可以后就占便宜,房子盖好一点,分的也多,租出去就很划算了。

     范大舅心里面盘算着这事儿,地皮买好了就准备盖了。

     他也不指望单位分房,更不指望能买得起城里头的房子,恰好村里头有个五保户没了,原来的地基破的不像话,范大舅跟村里地价买了来,准备自己起房子,他给范晓娟看过场子,知道范晓娟那样盖才好,也按照兄妹两个的样式盖着,这就是后话了。

     七月份粉刷匠人进场刷墙。

     八月份把整栋楼的暖气片都装上。

     与此同时开始电工进场,挨家挨户的开始装电杠、插线板、水龙头、厨房下水管道。

     这些都是大舅给看着的。

     范晓娟要给钱,大舅还不收,嘴里念叨着:“都是一家人,这样就生分了啊。

    ” 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要是外甥女是个不懂事的人,大舅心里八成会不舒服,她要是这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