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些,她便整理了一下思绪,将那日与姬瑶的谈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婵。
“姬夫人许是不愿再绕入尘世,我与她相处下来,一直都觉得夫人是淡泊名利的,若非如此,她也不用再出宫以后专门把我找过去,让我来做这个传声筒。
”
见李婵神色微缓,沈令仪连忙又继续说道,“夫人虽嘴上不说,可却把事儿都看在眼里。
她记得娘娘您提及的那些难处,她说姬家从她祖父那一辈开始,行军打仗,就已经是不指望朝廷的军饷了。
”
“什么?”李婵吃了一惊,方才缓下来的神色又凝重了起来,“难怪……难怪当年姬家会突然被压制得毫无还击之力,会在一夜之间急流勇退直至隐世……”
原本他们这些后人都以为当年的朝廷会集合全力对付姬家,怕的是姬家那如日中天的兵权,可现在看来也不全是。
若是一支强可敌国的军队,连军饷什么都能自给自足,不需要背靠朝廷背靠天家了,那没有任何一个君主会任由它肆意强大下去的。
正所谓功高盖主,盖的是权,是利,亦是民心啊。
李婵想着想着身上不由浮起一阵冷汗,万幸姬家满门一直都是忠心肝胆的贤臣,否则这大周朝的江山,兴许就真没“周家”什么事儿了。
见李婵凝神沉思不语,沈令仪又给她添了一盏茶。
袅袅茶香温热,沁人心脾,李婵思忖良久,方才在沈令仪摆弄茶具的“叮当”声中反应了过来。
“如此说来此事是本宫大意了,原应该本宫亲自去见姬夫人的。
”再开口,李婵眉目间已恢复了往日的端庄从容,“那夫人还同你交代了什么?”
“夫人让我告诉娘娘,想要充盈国库的法子有很多,皇上和娘娘还有内阁六部一定也拟了不少的折子,不过按着他们姬家原本尝试过的那些囤饷之法来看,最行之有效的是两种,一是勤政节俭,二是南粮北调。
”
李婵点头,“这倒是和内阁他们想出来的法子不谋而合的,不过现在的问题是,即便是调粮,朝廷一时半刻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银子啊。
”
方法是好方法,尤其眼下春种还没开始,若是真能熬过了今年冬天,待到来年开春了,万物复苏,良田孕物,风调雨顺,那朝廷就能渐渐地喘上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