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才有了平德三十九年岁末,千人上书金銮大殿,万封请谏的折子恳请陆晏廷出世归朝。
如同雪片一般的奏折积压在养心殿内,上官皇后整整三夜未眠,眼看自已曾经大权在握,上官氏根本不甘心让眼前一切付之东流。
那几日,东宫动作频繁,“逼宫之说”甚嚣尘上,偏就在这个时候,延边马市又起祸乱,外族滋扰,群马染瘟,完全就是一场雪上加霜的劫难。
再后来,重开内阁院的那一天,归位的首辅大人整整在皇宫里住了一个月,而一个月之后,陆晏廷以能者方可安抚南疆为由,将周宣文夫妇从幽静地请回了宫。
也是直到那时,朝中散党才终于看清了首辅大人的辅佐之心竟一直放在默默无闻的三殿下身上。
至此,陆晏廷重掌内阁,与众权臣合谋共划,用了整整一年多的时间推行新政攘外安内,终将飘摇于风雨中的大周朝拉上了正轨……
可是每次想到这些,皇后娘娘都心不压气。
就好比此刻,她眼睁睁看着陆晏廷开口遣散了内殿跪着的几十号人,只觉得是隔空被他狠扇了一记耳光。
转身回到凤栖宫,皇后娘娘抬手就砸了一支御窑甜瓷广口花瓶,碎瓷飞溅的同时,皇后娘娘的冷笑也溢出了唇角。
“终究是本宫大意了,本宫知道,他一旦再回内阁势必如同纵虎归山,可就算本宫不得再持玉玺,本宫也依然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他陆晏廷还妄图想来打压本宫,是真对太子殿下熟视无睹吗?”
“娘娘息怒。
”辛夷先是命宫女赶紧进来收拾满地残局,然后才扶著皇后娘娘坐于凤榻之上,轻声分析道,“之前国舅爷也说了,这两年北辽崛起不败南疆,既如此,娘娘何不按著国舅爷之计,让太子殿下远访北辽,以促两国之好?”
皇后闻言看了辛夷眼,不点头也不摇头,只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国舅激进,这法子欠稳妥。
”
辛夷闻言忙俯身跪下,诚惶诚恐道,“奴婢该死,后宫不妄议朝政,奴婢甘愿领罚。
”
谁知皇后娘娘倒并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然后看着窗外秋景微敛凤目,许久才叹了口气道,“当年……若是换个……兴许也不会如此不学无术为君艰难了!”
第240章那两个孩子是谁的
隐竹院那边,沈令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