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首页
    自从林羡第一次征求她的意见后坐到了她的身边,后来,演变成了几乎所有在书房度过的晚间时间,林羡都与她一起,常驻于她身侧的这个位置。

    每每工作结束一小个段落,她稍稍分神休息,转头,就总能恰好看见林羡向自己投来的眼神,朝着自己,露出细白的贝齿,浅浅一笑,那是一种无声的令人心暖的默契…… 明明,林羡来的时间并不久,但不知不觉中,她似乎,竟然已经习惯了这样有林羡在身边的生活。

     如今,这本早该习惯的一室寂静,满室冷光,反倒是让她觉出了几分不适,品出了几分落寞的滋味。

     萧菀青不由地失笑,习惯,当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

     她的视线,扫过林羡收拾地分外整洁的桌面,眼神,落到了放学时林羡带回来交给她心理剧剧本上。

     萧菀青揉了揉眉头,合上了电脑,起身出了书房接了一杯热水,站在饮水机旁,幽幽地望着黑漆漆空荡荡的客厅,一点一点慢慢喝完了水。

    而后,她去了卫生间,洗了手,回到了书房,再次坐立于桌前,伸手取过了那薄薄的剧本。

     林羡与她提过,这次心理剧的主题,说起来文艺优雅,但实质就是还是老套的感恩。

    林羡当时分析说,容易打动人,能够使观众容易产生共鸣的,就要贴近生活贴近现实。

    无外乎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对象无非是父母老师朋友之类的。

    萧菀青表示赞同,这些话题虽然老套,但,不论过去多少年,也都总归是主流热点。

     在此基础上,林羡提出了更深一层次的分析,她说,比赛的时候,评委是由本学院的领导老师和戏剧学院的学长学姐共同担任的,但是,评委老师的打分比重相对更重。

    所以,她觉得,领导老师多数年纪都相对较大,相对来说,友情与爱情,可能比较难打动他们,而亲情,可能就更具有优势。

    特别是,他们如今多数都处于,正在同时扮演着,父母与子女的角色,更容易有代入感和共鸣。

    所以,她决定写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

     她说,既然参加了,当然还是要冲着拿奖去。

     萧菀青在林羡的这个分析和这句话之后,先是微微的讶异,而后,便是深深的欣赏了。

    当时,她说:“林羡,你能想到这个层次,就已经,先赢了一半的比赛了。

    ”她做了这么多年的出版,深知,市场与受众定位的重要性,而这个重要性,却并不是每一个初出茅庐的投稿人,能够意识到的。

    林羡能意识到这个,就不仅仅是在选题材上已经成功了一半,更会是,在整个写剧本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会有所倾向性了。

     道理其实是相通的,不论做什么,定位好你的目标对象,做好了解,投其所好,总是容易事半功倍的。

    但少年人,多是清高自傲,更愿意随着自己的心意行事,不屑于做这类曲意逢迎之事。

    林羡一样自傲,可贵的便是,她也有自知。

     但萧菀青还是要敲打她一下,提醒她道:“但是这个主题,很难写出新意,也很难出彩,多是,无功无过。

    ” 闻言,林羡眉宇间尽是少年人的不羁自得。

    她眨了眨眼,有恃无恐笑道:“这就要看,大家各自新瓶装旧酒的本事了。

    ” “本事啊……”萧菀青回想起少女张扬悦耳的嗓音,轻声地呢喃着,不由地柔和了面容。

     她翻开了这名为“父亲”的剧本封面,认真地开始品读。

     故事前言的旁白,是龙应台《目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