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把他人精妙诗赋钻研透彻,日后所作,便不会太差。
”
“回去罢。
”
寻真:“是,多谢夫子?。
”
这夫子?怎么突然对她?这么好了?
寻真满心狐疑,捧着书回去,刚一进门,里面便爆发出一阵哄笑,有个嘴欠的,甚至当着她?的面大?声念起她?刚才写的诗。
寻真白了那人一眼,回到位置。
“这甄善美到底是何来历?我犹记甄善美初来时?,先生可是对他并无好感,可如今竟亲自赠书于他!”
“还能有什么缘故?定是书院里有人找先生谈过了!”
“哈哈哈,不过,我实未想到,有朝一日竟会听到这样的诗,恐怕连三岁孩童作的都比他强些吧!”
“莫非他对院长有救命之恩?”
寻真自然知道学子?们在背后嘲讽她?了。
对此,寻真加倍在诗赋上?下功夫,就按照赵崇立说的,多背好诗好赋。
寻真也不奢求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只要?格式不出错、不偏题,能保个及格就行。
很快,到了月末。
第一场考经义,没?什么问题,那些儒家经典,寻真早已背得滚瓜烂熟,十道试义题,寻真都会,写起来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第二?场,是寻真最担心的诗赋,要?求诗、赋各写一篇,诗的题目是“海上?日出”,赋则以“贤臣辅佐国家”为题。
寻真绞尽脑汁写完,最后通读一遍,自我感觉还不错,格式都对,比上?次当众出丑的那篇进步很多了。
最后一场是策问,一共考五道。
寻真看着题目,都不算特别?难。
而最后一道,竟然提到了凤阳府的洪灾。
题目是这样的淮河沿岸等地遭遇严重洪灾,当地官员推行荒政三策,效果显著。
若你居其职,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该从何处入手?
这问题,寻真之前?还真思考过,于是,下笔如有神,很快写完了,写完后,环顾四周,见?大?家都眉头紧锁,还在埋头苦写。
赵崇立看见?她?写完了,从讲台走下来,轻声询问:“写好了?”
寻真把答卷交给他,十分高?调地第一个走出了考场。
走出考场时?,她?回头望,看见?赵崇立正拿着她?的答案,凝神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