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1章

首页
     少顷,谢漼抬眸,神色间带着几分探究,开口问道:“此炭笔是用何种木材所制?” 寻真答道:“椴木。

    ” 其实乌木做出来的质量更好,不过乌木太贵了,跟花梨木价格差不多。

     在这里,一般都用于打造高档家具、文房四宝以及其他可供观赏的艺术品。

     炭笔是个消耗品,当然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椴木。

     寻真瞥见谢漼目光中似有好奇一闪而过,见他拿着炭笔来回翻转,似乎想试试的样子。

     寻真主动解释道:“厨房的炭易碎,写的时候得时刻留意着笔力轻重。

    而椴木本身质地细腻均匀,经烧制后所得的炭也就比一般的硬,用来做成炭笔,正合适。

    ” 谢漼捏着那只笔,看向寻真,却突然转了话题:“如今记忆恢复了多少?” 寻真摇头:“还没想起来。

    ” 谢漼:“既然记忆全无,可你为何有这般多奇异思想?” 他的语气听来平淡无波,眼神中却分明隐隐透着一丝探究。

     这炭做笔的想法,放在这古代,虽算不上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发明,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思维差异,却是不容忽视的。

     寻常人,若是惯于使用毛笔,思维便极易局限。

     脑子被既定的认知填满,对于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事物,根本无从想象。

     若毛笔字写得不好,往往只认定一条路,便是埋头苦练毛笔字,直至写好为止。

     寻真的特别之处便在于此。

     既然知晓自己一时半会儿难以将毛笔字练得炉火纯青,便另辟蹊径,找一种更为便捷的书写方式。

     人不应被现有的工具所奴役驱使,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出更适合自己的工具,使其为己所用。

     这种超越时代局限的思维方式,在这世上着实是极少有人具备的。

     而恰恰,谢漼正是那少数中具备这种思维的人,也能看懂这看似寻常的举动背后所隐藏的深层逻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