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还有香脆的油条,泡在甜甜的豆浆里最好吃了。
苏造肉是什么?听起来就很好吃的样子……】
听着她一样一样的食物点评,不少没吃早饭的大臣肚子里也开始唱起了空城计。
然后朝堂之上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咕咕声”,不少大臣都羞红了脸,可这种生理反应又没法控制。
唐诗听得惊呆了:【哈哈哈,瓜瓜,你听到没?好多大臣肚子都饿得咕咕叫,笑死了。
】
天衡帝不着痕迹地瞥了唐诗一记,都是谁带偏了朝堂上的风气?
眼看大家都无心议事,天衡帝决定加快进程,淡淡地说:“国库增收一事,诸位爱卿回去再好好想想,集思广益,下次再议。
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
大臣们刚才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都打算回去好好想想,因此也没人反对,直接进入了下一题。
过完年,还有一件大事,那便是春闱。
春闱又称春试,总共九天,从二月九号开始,总共三场,每场三天,考试对象是通过乡试选拔的考生,也就是举人。
春闱由礼部主持。
虽然还有二十来天才正式开始,但这到底是天衡帝上位以来第一次春闱,意义不凡,所以朝廷上下都很重视。
礼部尚书也就是淑妃那乐子人老爹谭清元站出来向天衡帝一一汇报了春闱的筹备进展。
春闱三年一届,其实大多数时候都是沿袭惯例,没什么特别的。
所以这汇报也挺琐碎的。
唐诗肚子叫得更厉害了,这早朝真是太无聊了。
不止是他,很多大臣也听得心不在焉。
没办法,春闱这事很多大臣都插不上手,跟他们没啥关系。
而且先前受了那番刺激,有些都在想自家的丝绸值多少钱,陶瓷值多少钱,能不能托人运出海呢,哪有心思听礼部的按章汇报啊。
一群人神游得厉害,忽的却听一大臣说:“皇上,不可,张士昭虽也是进士出身,但其风不正,如何能担任主考官一职?”
张士昭是翰林编修,听到这话恼了:“苏和宜,你个奸诈小人,少往我身上泼脏水。
当初杨大人没选你,你便一直记恨于心,屡次给我使绊子。
”
唐诗抬头望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