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都是春日鸣金收兵,过了秋收又继续开战,你当他们为何如此?我大聿四季分明不似他们北边的四大胡族一年里六个月的冬天,他们一个个都是雪地里光膀子打架冰湖里游泳长大的,冬日里行军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可对我大聿的将士们而言非常不适。
如今李举想要和亲平战,冲晋首领为何一下子就应了?因为春暖花开了,他们也要回去放牧休养生息,想必他们不会为了一个王子而废了春日里珍贵肥美的春草。
而且那和亲书上除了一个不知道哪儿刨出来的小娘子封了个德睦的名号外,还有大聿北边三郡和一百万黄金以及每年八百万车的粮食进献!李举倒是好大手笔,他可知这一许诺中带着多少谄媚带着多少百姓血汗!堂堂大聿竟要给一群未开化的胡子缴纳贡品?那帮自诩清流正义之士,可曾睁大了眼睛好好看看,辱没祖宗的到底是他李举还是我李延意?!”
李延意越说越气,一脚踹飞了矮桌,笔墨竹简呼啦一下子撒了一地。
见李延意动气,左旭和林权忙齐声道;“殿下息怒。
”
尚书令左旭道:“殿下,我们何不趁此良机将北方三郡夺回?”
李延意转怒为笑道:“令君与子卓不谋而合了。
此前子卓跟我要了三万精兵,趁着德睦还未抵达之时便已经埋伏等待时机。
和亲之事让冲晋疏于防备,待王子淡被杀之事传回到冲晋首领耳中之时,三万精兵迅速出击,杀了对方个出其不意手忙脚乱。
其余两万兵马和我又征调去的三万部曲里应外合,三郡已经拿下。
”说起此事李延意颇有滋味地品味其中关节趣味,半晌才对左旭道,“左令君,快帮我给李举送一份奏疏,大大恭贺天子大捷之喜!哈哈哈哈!”
第66章神初九年
李举已经两夜没有合眼了,连皇后都来过御书房两回,送了一堆的补品过来,劝天子保重龙体。
可他睡不着,也不敢睡。
前日他不过午间小憩,竟梦见了大聿边防失守,彪悍的胡族战马长驱直入,没有一名武将能够抵挡。
汝宁城沦陷,整个禁苑成了一片火海,他和皇后无路可逃,被烧成了焦炭。
醒来之后李举万分憔悴,心中有不好的预感。
尽管谢扶宸的信件上说暗自征兵之事进行得还算顺利,可李举总觉得李延意不可能一点动作都没有。
然而国丈冯坤那边带来的消息说李延意在南崖兴风作浪且全身而退之后继续往绥川去了,一路上马不停蹄几乎连修整的时间都没有,看来对绥川是势在必得。
先前卫子匀想去绥川赈灾立功,谢扶宸一记妙计将他拖了回来,就差一点儿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虽然这脑袋没砍成,不过如今绥川一事总算是落入了李举之手。
国丈冯坤的外甥洪瑷出任绥川刺史,早就已经抵达绥川,正在积极筹粮救灾。
他这位外甥年轻有为,文章锦绣熟稔兵法,算得上是文武双全的奇才。
冯坤对他的期许很高,甚至将他向李举引荐过。
李举很喜欢少年老成办事稳妥的洪瑷,打算以绥川赈灾一事为跳板,大力提拔他。
如今卫家和长孙家势头极猛,尚书令的一职被他们夺去令左旭出任,本就让李举非常不爽,正是在本就单薄的天子羽翼上又狠狠地划上一刀。
在他身侧的一干人等全都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臣,大多数沉疴难愈,能不能活过今年都难说。
李举必须迅速培养中坚力量,注入更新鲜的血液。
绥川之争已在眼前,而和亲的队伍早已经出了北海关,冲晋的和书似乎来得慢了些。
所有的事情都悬在空中,李举的一颗心也半悬着,吃不下睡不着,只盼一切顺利。
李举心中烦闷,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