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首页
    ” 甄文君心头波动:卫庭煦他阿父死了? 卫庭煦道:“仲父之死我亦是昨日才得到消息。

    这次子匀绥川平乱之行得来容易,原来早已挖好了陷阱等着他往里跳。

    可惜了我这堂兄自小怀安民济物之心,入仕之后一直忧国哀民,此次绥川大乱他数夜未睡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定邦之策。

    可惜啊,依旧被那帮竭泽而渔的愚夫算计。

    ” 原来子匀是她堂兄,去世的也是她阿父胞弟。

    子匀此去绥川是真的怀着救民赈灾之心去的,没想到身未到就被抓回了京城。

    听到“诏狱”这二字甄文君就头皮发麻。

    小时候有段时间阿母讲那些沙场故事讲得有些倦了,她正处于顽皮的年龄,阿母便跟她说起许多诏狱典故。

    什么夹指压踝的,割鼻子切膝盖的,去势幽闭的,更有以臂贯烧车严刑逼供的。

    打板子都算是小菜一碟,有诸多人冤死狱中或屈打成招。

    据说入诏狱者难再见青天,狱中无数枉死之魂,到了夜里这些冤魂便会漂浮在恶臭的牢房内啃噬人的耳朵和脚趾。

     诏狱是她自小的噩梦,如今卫子匀被诬入狱,还是天子亲自下诏,想再出来实在难上加难。

     “此事乃是谢家自掘坟墓,我已想到应对良策。

    ”卫庭煦手里拿着羽扇,天气寒冷时并不扇动,就喜欢握着,似乎羽扇在手里便胜券在握,话语间并未有惊讶之色,仿佛早也料到。

     “小花。

    ” “在。

    ”卫庭煦并未说她需要什么,只不过抬了抬手小花便已经会意,迅速准备笔墨竹片。

    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甄文君就知道自己输了,输给这主仆多年来形影不离的默契。

    若是想要卫庭煦离不开她,便一定要想办法取代小花。

     卫庭煦执笔在竹片上飞快地书写,一枚枚清秀小楷落在竹片上。

    站在她身边的甄文君大方地盯着看,卫庭煦写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王仲宣《从军诗》中的一段“一举灭獯虏,再举服羌夷。

    ”很明显也是藏字验的暗号,只有收信之人明白这两行诗代表什么意思。

     写完之后卫庭煦将竹片放入小花递来的白色布袋内,白色布袋袋口有黑绳捆绑,乃是丧礼样式。

    这一路上卫家车队都扮作奔丧装扮,看来这是卫庭煦惯用的手法。

     不知她到底要向谁传递怎样的信息,她那句“已想到良策”却让甄文君有些惊悚。

     莫非她早就想到堂兄会身陷囹圄,而堂兄的落难也是她计划的一部分?此人心狠和算计当真让人不寒而栗。

     小骑士一直严阵以待似乎领了命令就要走,卫庭煦却没将此物给他,而是交给了其他的护卫。

    护卫整装上马,很快消失在长路尽头。

     甄文君本以为卫庭煦不信任小骑士,可也说不通,毕竟子匀落险的消息就是小骑士传来的。

     卫庭煦拿了个药瓶放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