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

首页
    对生长环境要求极高,价格也因连年战事逐渐攀高。

    三百两别说一车,恐怕连这三分之一都买不到。

    ” 甄文君让人把夜芙蓉搬下车来称重:“夜芙蓉耐冷喜寒,为了生存,越是寒冷地带它的叶片越是能储存汁水以扛恶劣环境。

    陶君城的气候太过温润,夜芙蓉反而长得细小。

    绥川气候寒冷,乃是夜芙蓉最为适应的生长环境。

    绥川那儿有几百亩的种植园,价格自然比洞春这儿要低很多。

    就算我让人以高于绥川本地的价格收购,价格依旧只有洞春的一半,种植的农人还乐意卖。

    这便是‘知地取胜,择地生财’的道理。

    ” 灵璧“哦?”了一声:“可是官家也不傻,既然绥川便宜为何不去绥川收?为什么还会惦记你这一车价格翻倍之物?” “官家能收的话自然省了我力气不用东奔西跑,不过他们不收更好。

    ” “此话怎讲。

    ” “官家在洞春收的话一斤顶多也就给五两银子,可是我若是卖给各大乡绅士族的话说不定可以卖到七八两。

    何乐不为?” 原来甄文君的目标竟不是官家而是洞春士族。

    她这么一说灵璧也想到了,连续多年的战打下来大聿军队愈发疲软,国库空虚很多时候连粮饷都发不出来,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都在想方设法逃避兵役――上哪儿活着不是活,何必非要到前线送死,更何况在别处混口饭吃能喘气儿到六十岁,上北方打战说不定明天就死了。

    愿意上前线的人越来越少,聿军愈发式微,难抗凶狠胡人。

    主管军赋调度的司马下令大聿所有郡县的豪绅大族凡是有部曲的一概调用到前线增援。

    部曲乃是士族的私兵,和家奴一样都为士族私有物,中枢强征了去肯定要给予士族好处,不然各大士族若是联合造反势必会让已经满目苍夷的大聿江山更加风雨飘摇。

    所以司马上疏天子,颁布“征兵令”,以田地作为补偿赠给出兵的士族。

    士族有人手,得到土地之后便会大兴耕种,秋收之时官家便来买粮。

    这样一来兵征来了隔年打仗粮草也有,羊肥马壮又能多杀几个胡贼。

     虽说中枢调走了私兵,可这些私兵依旧属于士族所有,他们的辎重粮饷甚至连丧葬都还是归由士族处理,而随军药物自然也是士族出银子制备。

    曾有一段时间为了统一调配,官家下了文书,让士族只管交银子,官家管吃管埋。

    谁知参与其中一名小小的中散大夫竟大量贪污上缴钱银多达一百万两,从各地收来的银子全都落入他的口袋,发放在前线的粮食全都是发霉的旧粮。

    此人被查出后夷族,后各大士族联名上疏天子曰,自家的兵还是自家来养,起码钱都花在能看到的地方比较安心。

     如此一来夜芙蓉等药便由士族们自行采购。

     大荒之年士族们手中依旧不缺钱,缺的是物资。

    甄文君有把握这批夜芙蓉就算一斤卖到十两银子,洞春的世家大族依旧会争相抢购。

    要知道夜芙蓉不止用于战场,更多的还是会被士大夫们藏于自己家中。

     当初卫庭煦说要一把火烧了阿燎满屋的芙蓉散,那时甄文君只觉得“芙蓉散”这名字熟悉,一时没往夜芙蓉上想。

    之后想想阿燎脸色白若女鬼,可不就是长期服用成瘾药粉的后果?这芙蓉散必定和夜芙蓉脱不了干系,应该是洞春这一代贵族们流行的药粉。

     甄文君对各种不解之事永远保持着好奇之心,在陶君城中溜达想要和清流联系之时为了打听也为了混乱灵璧视线,她逮了不少闲人聊天,特意问过这芙蓉散之事。

    果然这芙蓉散是由夜芙蓉根茎磨成粉,与其他四石按比例混合而成的药物,具有开朗神明、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