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首页
    “祈福时间又长又繁琐,六娘都躲懒不爱跟来,更何况你个小孩子家。

    先回去吧,去回了主母,说我在桃源寺里用过午饭就回去。

    ” 阿来道:“这……还是让阿来陪着四姨吧。

    现下城里都是流民,若是遇到了阿来也能替四姨拖住一二。

    ”刚才被对方堵了一句,但她并不放在心上,真心惦记着四姨的安危。

     当年她阿母腊月里生她的时候,四姨看她们娘俩可怜便送了一件六娘穿剩下的小袄过去,寒冬中支撑着她活下来的除了阿母的体温外就是那件小袄。

    后来送袄子的事被谢太行知道,四姨还被狠狠教训了一顿。

    四姨平日里嘴上凶悍,但阿来记得她这份情。

    阿母也经常说四姨救过你的命,你要知恩图报才是。

     四姨也是真心嫌她烦:“你这孩子!我要你回去你便回去!废话那么多!” 阿来见她是真的动怒了,只好听话往回走。

     四姨看着阿来走远的身影舒了口气。

     虽然都说王家的琪公子是个痴儿,可她是见过琪公子的。

    憨厚是有点儿,也并不是个真正的傻子,反倒是人单纯花花肠子少,这样才懂得疼人。

    而且王家子嗣单薄,就王琪一个嫡子,将来家业必定是传给他的。

    要是六娘能顺利嫁给琪公子生下嫡子,将来的生活必定衣食无忧富贵荣华。

    阿来长得标致,要是入了琪公子的眼,就算阿来的身世当不了正妻,只怕六娘今后也少不了受气。

    还是将她遣走稳妥些。

     想到自己不争气的女儿,也不知道还要操多少心,四姨恨恨地跺了一下脚,转身往寺中去了。

     第5章神初六年 阿来沿着台阶快速往下小跳,很快到了山下。

     早上水房缺人,天还没亮就把她叫起来干活去了。

    之后跟着四姨出门,一直到正午时分她一口水都没喝,又渴又饿又困,身上只有昨天阿母给她的两文钱。

     攥着这两文钱,阿来不太舍得花。

     她知道阿父去世之后她阿母有多艰难,为了能继续留在谢家,即便腿脚不便阿母还是承接了以前阿父所有花匠的活儿。

     谢家虽在绥川算是世族大户,但绥川郡地属西北偏远,在大聿的四十八个郡中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建设都只属于末流,真正的名门旺族早就在文帝时期往富庶的巨鹿、靖集等地南渡了。

    据说当年绥川谢家也曾动过南迁的念头,只不过谢氏强大的嫡系也在北边的洞春郡,谢氏一族在南方毫无根基,贸然南渡想要站稳脚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于是谢家就继续留在了绥川。

     大荒之年所有人手头都不富裕,谢家自上而下也都节衣缩食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