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首页
    以老带新,实习邵郎君可以 沈韶光很同意邵杰意见,却又想玩一把大,“邵郎君,咱们做个立冬火锅节吧” “火锅还能节” 邵杰没经历过人造消费节遍地时代,不知道毛毯也能节,啤酒也能节,狗肉也能节,本来应该光棍形单影只凄凉日子却成了全民购物狂欢节。

     沈韶光跟他解释这只是个噱头,“我们就选在立冬日这天,去东市或西市拉开架势,摆开火锅子,摆回摊儿去。

    不图赚多少钱,就为混个脸熟,创一创名声。

    ” 沈韶光惯常画得一手好大饼“你想想,只要这一天吃了我们锅子,第二年是不是会再想起来越来越多人如此,保不齐吃锅子真能成为立冬日新习俗,甚至可能出现立冬日吃火锅,不吃火锅冻耳朵这种民谚。

    ” 邵杰“……”恐怕客人们造不出来,小娘子也能造出来,然后写到外面诗壁上。

     邵杰确实没高估沈韶光节操。

    沈韶光正在琢磨怎么最大限度地宣传沈记,宣传火锅,尤其在见到邵杰带来新人里两位以后。

     这两位,许四郎和张二郎是寺庙奴仆,跟着俗讲僧练过挺长时间口齿唇舌,也能讲若干段佛经故事。

     沈韶光当场让他们来了两段,一段维摩诘经讲经文、一段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这样传统宗教故事,竟然讲得很有意思。

     其中许四郎口齿格外伶俐,说话噼里啪啦,中间不打磕绊,跟倒料豆儿似。

     张二郎又不同,他口齿虽一般,却极擅长模仿,学男学女学老学少,神态动作像得很。

     都是人才啊沈韶光称赞邵杰“这样人物,你也能寻来,真是太强了” 邵杰不明所以,不就是两个口齿伶俐点跑堂吗他们从前在寺庙里跟着讲经僧,半点厨艺不会,想到跑堂总要口齿伶俐一些,故而买下了他们两个。

     然后沈韶光就让邵杰明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