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首页
    家做客,见面便安排在东市桂香园。

     听邵杰说,老翁上了年纪,腿脚也不那么利便了,但每日都要去花糕作坊坐一会儿,看庖厨们做糕,看客人们买糕,有时候还会就着茶饮吃一块两块。

     这么大年纪还吃甜食……沈韶光预设邵家老翁是个腰带十围胖老头儿,没想到老翁又干又瘦,约莫七八十岁,腰板儿挺直,精神矍铄样子。

     沈韶光上前施礼,口称“邵公万福”。

     邵家老翁笑道“小娘子请莫要多礼。

    ”又请她坐。

     沈韶光坐于客位,邵杰也在老翁下首坐下,仆妇端上茶饮来。

     邵家老翁上了年纪,便不大遵什么男女之妨了,仔细端详这沈小娘子,果然一副聪慧长相,举止也娴雅,到底是识文断字世家贵女。

     前阵子送去秦仆射府七夕糕,秦太夫人称赞“庶几有些‘雅’样子了”。

    秦太夫人一辈子世家贵妇,年轻时是京城有名才女,能得她赞一句“雅”,可见确实不错。

    又有好些住在崇仁坊外地官员士子客商来买花糕,总要赞一句“到底是京华,做个糕也如此雅致。

    ” 这样话,邵老翁这阵子在店里听了不少,即便没有得实际财利,单这些名声,也已经是财富了――邵老翁精明了一辈子人,很懂“令名”价值。

    更何况,账本子上也显示,自有了九郎提议这些变革,差不多每个月与去年同时间比,都多了三四成利。

     只可惜想出这样主意是别家小娘子…… 邵老翁在心里遗憾着,嘴上却客气“某要先谢过沈小娘子。

    听九郎说,小店里花糕新鲜样子都系小娘子指点,客人们都夸呢。

    ” 沈韶光连忙谦虚“如何敢称‘指点’二字,不过是敝店一些卖糕小主意,能得邵郎君青眼,愿意在贵店试行,此儿之荣幸也。

    ” “小娘子小小年纪,能想出这许多办法,着实灵慧。

    ”邵老翁再夸一句。

     “小心思而已,还请邵公莫要见笑。

    ” 一老一小又客气了两句,便渐次说到正题。

     “九郎说小娘子有心于别坊开设分店,怎么不去东西市呢” 沈韶光便把曾经与邵杰说再条分缕析了一遍,又笑道“东西市开大酒肆固然好,但与依样儿而行比,到底风险更大一些。

    ” 邵老翁点头,小小年纪,竟然耐得住性子,管得住心思,是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